為什麼要蓋輝煌寺廟(1 / 2)

很多人都不理解藏區的寺廟為什麼那麼雄偉豪華。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你是個修行人,需要把寺廟建設得如此豪華嗎?您把蓋寺廟的錢分給那些窮人不是更好嗎?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評論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調查它的來龍去脈。藏區寺院和漢地寺院不一樣的,漢地寺院是信徒們燒香拜佛的地方,藏區的寺院有其背景,曆史上寺廟除了是藏區百姓精神信仰所在地,還有學校、養老院、孤兒院、醫院、慈善機構等多種功能。眾所周知,解放前藏區除了幾所貴族私家學堂以外,沒有一所正規學校。所以,藏區的每座寺廟都是學校。曆史上,小寺廟相當於現在的中小學,大寺廟相當於現在的高等學府。整個藏民族幾千年來優秀的傳統文化也都靠寺廟體現。寺廟不單單是教人學佛法,還教大家建築學、美術、醫學、天文星學等很多學科,類似於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所以說藏區的寺廟是藏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綜合之所。

沒有一個民族尊重自己的文化像藏族人那樣的。在藏區,隻要看到藏文字,沒有一個百姓會踏在上麵。他們尊重文字,從尊重文字到尊重所有的文化,這個文化和他的信仰是息息相關的。在他們心目中,信仰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最美好的東西就應該奉獻給他們的信仰。

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個藏族家庭有兩個孩子,一個聰明,一個笨一點,就會把聰明的那個送到寺院去。一個家庭有兩個小孩,一個脾氣好,一個脾氣壞,絕對會把脾氣好的送到寺院去。這樣做,就是認為那是他最崇高的信仰,要把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它。

藏族家庭並不都富有,但隻要去看他家的佛堂,會發現,佛堂永遠會比睡覺的地方好很多。在其他地方,即使是虔誠的佛教徒,往往是自己住豪華別墅,書房和經堂卻放在一個小角落,會把生活看成是最重要的,而把信仰看成是旁邊一個小小的需要。而在藏區,生活和信仰是合在一起分不開的,信仰才是在這個世界上活著的最重要目標。所以,不隻是我們寺院,你可以看到整個藏傳佛教寺院,不管這個地方多麼貧窮,寺院永遠是最好的。

為什麼要把寺院蓋這麼好?為什麼不把寺院的財產分給這些信徒?曆史上曾經有這樣的記載,古吐蕃王國曆史上曾經三次平分土地。解放後,政府也把所有的土地也是按人頭給平均分了,改革開放以後,土地又進行了一次重新分配,時間過去了三十年,經過平分的土地和財富的分配又發生了變化。怎麼造成的呢?

佛教講前世帶來的因果業力,現在叫基因,富有的人會變成富有,因為他就存在著勤奮的基因,他的家教、與生俱來就帶著這樣一種教育在他們的骨子裏。你可以發現,這些家族是一個勤勞的家族,他的後代也是很勤勞。懶惰而不求上進的人日子仍然過得很緊張,你施舍給他多少,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他的心態,他一樣還是窮。如果沒有通過教育等各方麵去改變他的思想,想通過施舍的方式讓他變富有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有,也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