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蓋輝煌寺廟(2 / 2)

所有寺廟是全民共有的,你不能看到某個人在住持,就以為寺院變成他的私有財產了。這個活佛跟這個寺院,所有信徒跟這個寺廟,實際上每個人隻是使用的人,隻是擁有暫時的使用權。我一直講,藏傳佛教的寺廟財產是屬於每個信徒的,不屬於任何一個在寺院裏麵的修行人。無論他做得多好,也是全體共有的,不屬於任何個人的。就像我,是建造這個寺廟的人,我不能把任何東西搬走以自己享用。大家可以在寺裏麵享用,但不能拿回去。

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了表現他們優秀燦爛的文化和曆史傳承,需要蓋博物館這樣的建築,需要保留一些人文古跡給現代人來看,曆史上的文化建築曾經是這樣,古老的東西是這樣。一個地區有沒有博物館、圖書館,是這個地區的文明是否發達的標誌。

建寺院不單純是造房子、造佛像。這是我們老祖宗累積了幾千年的建築精華流傳下來的。單是造一個佛像,它的尺寸、它的用料,它的美工、冶金技術,經曆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傳承才能夠這麼精美,是所有傳統文化結晶。一個優秀的寺廟,傳下來的文化是個綜合體,它的靈魂就是它的宗教信仰。因為隻有宗教信仰者才會通過它的靈魂做他的美術,透過它的靈魂做他的藝術。全世界保留得最好的東西是帶著宗教信仰做出來的。

一個人不要用膚淺的眼光看待事物,說為什麼這個寺院蓋那麼好看,要放大看,要看到一個地區文化的綜合展示。沒有辦法讓每個家庭都保留古董文物和美術,那麼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建寺院,為這個地區保留它的傳統,保留最精華的美術、最經典的建築等。這樣,寺廟就是一個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兼高等學府。而它最引以為傲的是它的軟件——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又非常嚴密的佛教教義製度,培養著一代代靈魂工程師。作為靈魂工程師的僧人們,從解決當地人們的婚喪嫁娶到生活瑣事,事無巨細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解救一批批在紅塵中失去生活方向、靈魂迷茫的芸芸眾生,為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安寧與祥和做無私而偉大的奉獻。所以,藏區的活佛或高僧大德,他的責任並不是單純傳教,他在這個地區承擔著曆史責任、社會責任,要把傳統文化保留並發揚光大,最重要的當然是佛教文化。單一保留它的文化能發揚嗎?也不可以。所以盡量集中所有文化在一起才能夠發揚廣大,我就是用這樣的理念來做事的。

我還有另外的想法:我現在蓋的寺廟,大概幾百年內都不需要更換。我最不喜歡看到的是一件東西做出來又很快被打掉。就像現在有的GDP數據,房屋蓋起來,不到二十年發現蓋得不好又把它拆掉,拆掉是GDP,蓋起來也是GDP,那麼多的血汗錢浪費……我珍惜每一分錢,是在做一個長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