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無症狀高血壓的控製率低,能夠做到在家自測血壓者隻占少數,而自測血壓是早發現、預防無症狀高血壓的最好方法。具有高齡、肥胖、血脂異常、心髒病等高危險因素的人,都應該在家中常備血壓儀;高危人群在出現頭痛等症狀時,不要亂吃止痛藥來止痛,而應及時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時機。
4.患了高血壓病,還能長壽嗎
臨床和實踐中的大量事例表明,高血壓病患者隻要經過科學、合理的綜合治療,重新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則完全可以帶病延年,和正常人一樣享受高壽。有關部門針對高血壓患者做過一次關於長壽的調查,在對1633例高血壓患者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中發現,其中92%以上的人依然能正常生活,其中有76%的人年齡在66~81歲,少數患者在82歲以上。高血壓患者能否長壽,關鍵取決於他們能否選擇和堅持科學的治療措施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得了高血壓病後,大可不必驚慌或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隻要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堅持科學治療,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健康長壽。
5.高血壓患者理想而安全的血壓是多少
臨床及實踐中,不少患者認為血壓隻要達到140/90毫米汞柱左右就是正常、安全了,其實這是錯誤的。絕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理想的正常血壓”水平是收縮壓低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0毫米汞柱,這是國際上通用的標準。高血壓病伴隨糖尿病的患者,收縮壓應降到低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降到低於80毫米汞柱;高血壓合並。腎功能不全者,血壓更要低於125/75毫米汞柱。
同時,在對100萬例高血壓病患者的調查中發現,40~69歲的患者當血壓高於115/75毫米汞柱以上時,血壓每增力120/10毫米汞柱,中風和缺血性心髒病的發病率就增加1倍,收縮壓降低10~14毫米汞柱和舒張壓降低5~6毫米汞柱,就相當於中風減少2/5,冠心病減少1/6。因此,每位高血壓病患者都不能忽視血壓5毫米汞柱的升高。
6.什麼是老年人高血壓
老年人高血壓有其獨特的症狀,這些特征表現在以下方麵:
(1)收縮壓常升高,但舒張壓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來越低,甚至發生“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這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血管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減弱所造成的。
(2)老年人高血壓主要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對心髒危害性更大,易發生心力衰竭,同時腦卒中的發生也比較頻繁。
(3)血壓波動大,環境適應力較年輕時減退,血壓易受體位變動的影響,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率會在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中逐步升高。
(4)老年人由於動脈硬化容易出現假性高血壓現象,同時,對抗高血壓藥物的反應較差,更易導致嚴重的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