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左鄰右舍的嬸子們(1 / 1)

在吃吃喝喝醒醒睡睡中,楚雙雙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天了。一大早楚子陵就屋裏屋外忙活開了,是為了自家大姐兒的洗三禮。雖然是莊戶人家,但是該有的流程還是萬萬省不得的。

洞房門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鳳雛。還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滿月即成珠。

洗三禮是孩子出生以後的第一個“大日子”。民間傳說,嬰兒係送子娘娘所送,出生三日,她要親臨凡間察看。若小兒精神飽滿,身體健壯,家中喝喜酒,吃壽麵,便認為主人疼愛孩子,可放心離去。反之,則認定主人不愛小兒,便隨即帶走。世人畏之,故有“洗三”之舉,世代傳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滌汙穢,消災免難;二是祈祥求福,圖個吉利。

“楚夫子,東西準備的怎麼樣了?難為你一個男人家家的來做這些……他嬸兒在屋裏麼?我們進去瞧瞧,瞧著這日頭且有段時間準備著呢,你也不用著急,一會兒我們姐兒幾個一起幫忙啊……“

門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由遠及近,應該是幾個平時和楚雙雙爹娘交好的左鄰右舍家的伯母嬸子們。當初楚子陵孤身帶著妻子林萱兒來到登州府萊陽縣白家莊,善良的村民們不但沒有排外欺負楚家,反倒是十分歡迎,自主的幫著楚子陵這一介書生買地蓋房子,幫著楚家在白家莊安家落戶。為了感謝白家莊的村民,楚子陵在村長的建議下,在白家莊辦了個學堂,楚子陵變成了楚夫子,日日教習孩子們或深或淺的學問。

“吱”的一聲,門開了,等幾位來到正房掀開簾子,楚雙雙抬眼望去,進來三位婦人。年紀居長的這位大概三十出頭,娘家姓李,相公是白家莊村長的堂侄,該稱呼李二伯娘。李二伯娘生了二子一女,大哥兒白大海十二歲,二哥兒白大河十歲,大姐兒白草兒六歲。真是萬惡的舊社會啊,三十出頭的女子就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要知道上輩子楚雙雙有個表姐三十歲還沒嫁人呢,年年過年的時候家裏都會催促,表姐也是不勝其煩。

第二位應該就是剛才在門口和楚子陵說話的那位嬸子。天生嗓門大,脾氣急,性格豪爽,雖然喜歡嚼舌根,但是也好打抱不平。相公陳狗兒是個唯唯諾諾的人,當時陳狗兒的父母就是看中張家大姐兒這火辣辣的性格,才托人上門給自己的狗兒提親,好彌補下自家兒子的不足。成親之後,張大伯娘和狗兒伯伯倒是將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並沒有出現村裏人猜測的那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日子。為此狗兒的娘親很是得意,認為自己獨具慧眼,找了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兒媳。張大伯娘今年二十四,比林萱兒大兩歲,嫁入陳家六年,為狗兒伯伯添了兩個兒子,大哥兒陳平六歲,二哥兒陳安三歲,現在心心念念想給平兒安兒添個妹妹,好湊成一個“好”字。

剩下的這位年輕婦人是三人中最好看的,雖然不及娘親林萱兒,但是在這十裏八鄉也是出了名的標致。娘家姓趙,排行第三,人稱趙三娘,前年嫁給相公白棟,由於三年尚無所出,經常被婆婆挑剔,所幸相公知情識趣,常常軟語安慰,讓生活不是那麼難以為繼。由於婆婆常常欺壓,趙三娘性格有點自卑內向,從不與人爭執,萬事一個忍字。這人和人之間的緣分也是莫名其妙,這樣脾氣性格的趙三娘居然和暴脾氣的張大伯娘合得來,雖然張大伯娘對其也是怒其不爭,但是每次還是忍不住好生安慰,為趙三娘打抱不平。

“李家姐姐,張家姐姐,趙家妹妹來啦,快進來坐,這幾天勞煩幾位照顧,今天還受累幫忙準備我家大姐兒的洗三禮,我在這裏代大姐兒謝謝她嬸子們了……”林萱兒坐在炕上,剛微微抬起身子,就被快步走上前的李二伯娘摁了下肩膀。張大伯娘佯怒道:”林家妹子真是多禮,咱們莊戶人家何至於這樣呢,我們來呢,一是平時就和妹子交好,其次也是楚夫子的人品讓人敬服,這第三呢,也是咱們大姐兒可人疼,你這文縐縐的做派啊,等著日後和那些官家夫人交往時再使吧,咱們這些鄉下的無知婦人,可不興那一套。”

林萱兒抿嘴一笑,說道:“好好好,張家姐姐別生氣,快來抱抱你侄女兒,說不定立馬就能給狗兒哥生個小棉襖呢!”張大伯娘笑道:“這才是正理呢!”於是四個女人圍著楚雙雙,這個拉拉小手,那個動動小嘴,笑嗬嗬的逗弄著楚雙雙。雖然內心極度無語,但是也知道幾位伯娘嬸子都是出於關愛,所以耐著性子配合逗趣兒取樂,反倒讓幾人看的嘖嘖稱奇。

“要我說不愧是楚夫子和林妹子的孩子,這麼小就如此乖巧,跟咱們這些世世代代土裏刨食兒的泥腿子可真是打小兒就不一樣啊……虧得楚夫子來了咱們白家莊,孩子們也能跟著楚夫子讀讀書,將來不說有大出息,但求不和孩子爹似的當個睜眼瞎就好嘍……”幾個女人說說笑笑,時間倒是過得快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