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狄欽王率眾迎幼主(2 / 2)

乃奉旨前來,井非助奸為惡。既王駕在此,下官怎敢抗違?”遂下馬棄槍,奔關中見王請罪。薛魁仍提錘在營門罵陣。早有監旗報與武寅,說劉自成投關去了。武寅好不驚慌,隻得自己上馬,提槍出營對敵。二馬相交,武寅大罵道:“不知死活的反賊,向日脫鉤,即你父子之萬幸。近在房州,皇上活置不同,就該頂戴聖恩。今又助賊奪關,前來對敵,非自投羅網乎?”薛魁道:“你既是皇親,腰勒金玉,食祿萬鍾,就該替國家出力,報效聖恩為是,因何與那些奸佞羽黨,同賣國法?不要走,看吾擒你!”一錘就打,正中前心,墜馬而亡。薛魁一馬當先,進營吆喝道:“我誅者是奸賊,爾等兵丁無罪。太子現在關中,還不歸順,等待何時?”眾軍齊齊跪下道:“願歸麾下。”

薛魁吩咐仍屯原營,令隨營兵將各造名冊,呈進關來。

次日,合兵一處。大無帥薛剛分差將士:頭隊副先鋒薛魁,領本部人馬,先到長安攻城;二隊正先鋒薛勇,領本部人馬接應,並捉各奸賊的家眷;副元帥薛強,領本部人馬在前;廬陵王率領著男女居中,自領大兵斷後。次日,放炮起營。潼關乃係要地,不可一日元帥將,任正千實授潼關總兵坐鎮。惟有鮑自安知任正千手中分文沒有,將三官殿所劫那王倫的五六個包裹,原包送出,與任正千使用,以應向日與花振芳賭勝,複他家業之語。花振芳上日同巴氏弟兄所劫王倫家十五個包裹,與了任正千十個。留下五個,倘逢著人至定興,將去把炎帝廟字重修一座,以複當日在林中所許之願。任正千雖受封而不得與眾人日聚,未免有些難舍之意。駱宏勳慰道:“世兄有大任,不能遠離,弟逢有封,即來相會。”大家灑淚而別。

且說頭隊先鋒薛魁,催促人馬趲行。行至次日午時,兵丁腳步不停。薛魁嫌走得遲慢,眾頭目齊稟道:“先鋒爺所騎係龍駒也,一日能行千裏,小的們如何趕得上?”薛魁道:“你們也說得是。不若我自前走,你們隨後趕來,省得勒壞了我的坐騎。”說罷,遂自開行,先趕長安。有二更之時,到了長安東門。薛魁那裏還等得人馬到時再攻城池?自勒馬提錘叫門道:“城上聽著:廬陵王千歲駕已回朝,速速開放城門,免你之罪。”看官:京城不比別的州縣城樓,城上一夜不斷人行。守更之人聞得下邊有人喊叫廬陵王駕已回朝,忙問道:“你係何人?”薛魁道:“我乃副先鋒薛魁。”門兵聽說是薛魁,打了一個寒噤,眾人道:“這位爺爺反唐時節,他在京城殺了一日一夜,無一人敢近他前。多虧眾百姓哀告,道以生民為念,求少爺出城罷,他才去了。今日至此,若不速速開門,打進來可一個莫想得活?”又一人道:“必須先稟皇親,並請下令箭下來,我們才敢開門。”眾人道:“此言有理。”

遂自一個人速赴皇親府內通稟。卻說薛魁見問了一聲,也不開門,也不回答,焦躁道:“該死的狗頭,怎不言語了?若再不開門,俺就用錘擊門了!”眾門兵道:“少爺,鎖匙在皇親武爺府中,已有人去取了,就來,請少爺少停片刻。”薛魁聽了門兵這一番的話,他心中暗暗自己想道:“皇親是武三思這個賊,我想這個狗娘養的,他若是聽得我來叫門,他不但不開城門,還有暗算與我,雖然不能把得我怎樣,到底枉自費了我的氣力,耽誤些工夫。我今不要管他開與不開,待俺將此雙錘擊門而進便了。”薛魁心中算計已定,跳下征騎,雙錘舉起,照著城門隻一下,隻聽得“撲咚”一聲響亮,城門兩扇開於左右。薛魁複上征騎,將錘一擺,闖進了城門。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