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有兩種選擇:
一是讓自己的皮鞋在質量上勝人一籌。然而,走質量贏人的路很困難,因為自己的產品產量不多,成本比別人高。提高質量必須提高成本,如果再提高成本,他就就沒有獲利的可能。顯然,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是著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領先。羅賓認為,皮鞋樣子的改變隻需要設計者的改變思維就可以了,成本很小。
所以經過更深入的思考,羅賓決定走第二條道路。
於是,他皮鞋設計師翻新款式。第一次出新產品是每種新款式各製皮鞋1000雙,立即將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銷。很快,羅賓收到3000多份訂單。
因為生意好了,羅賓的皮鞋工場也擴大了。3年後,羅賓已經擁有幾十間皮鞋工場。新的問題來了,不少訂單因為雇不到技術工人而無法給買主及時供貨。
羅賓因此召集工人商量對策。他始終相信,人多總能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羅賓要求都去尋找解決辦法,並且宣布了提出解決辦法的人進行獎勵。
會場很安靜,與會者都在不遺餘力地為羅賓出謀劃策。
沒一會兒,有一個小鞋匠站起來怯生生地說:“羅賓先生,我認為要是雇不到工人的話,我們可用機器來製造皮鞋,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話沒有說完,一個老工人善意地對那個小鞋匠說:“孩子,用什麼機器來造鞋呀?誰會造一種這樣的機器呢?”
小鞋匠窘得滿麵通紅,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沒想到的是,羅賓卻走到這個小工的身邊,挽著他的手高聲說:“各位,這個想法非常好。現在,我宣布這個孩子獲得了我的給予的獎金。”
經過4個多月的研究和實驗,羅賓的皮鞋工場的大量工作就被機器取代了。此後,皮鞋工場不斷發展,羅賓成了美國的皮鞋大王。
機械生產在今天看來是必然的趨勢,很平常。但在羅賓的那個時代,沒有人用機器去生產皮鞋,更沒有生產皮鞋的機器。羅賓的做法是個創舉。所以,羅賓·維勒之所以能成大事,與他時時保持銳意創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做事往往有兩種方法,一是創新,二是模仿。創新的人,會在別人看不到機會的地方發現新的出路,找到讓自己成功的辦法;模仿別人,就不會有超越,所以往往不會取得大的成就。所以,成功的人總是讓創新思維活躍在自己的大腦中,時時刻刻為解決難題而想“點子”、找“金點子”,於是,他們成了成功的一群人。
希爾成功箴言
記住,創新不一定非得完全地改變、否定以前的一切,對自己資源的一種全麵整合,對自己未知的潛質的一種挖掘,這也是一種創新。
不迷信經驗,懂得打破思維定式
雖然按照經驗做事要保險的多,但有時候會讓然一個前進不得。——拿破侖·希爾
所謂思維定式,是指人們思想的趨勢、程度和方式。構成思維定式的因素,主要是認識的固定傾向。這種模板式的思維方式,常常給人帶來極大的危害。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上,駱駝自然成為一種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每個撒哈拉養駱駝人家,都有一套人馴駱駝的技能。
當小駱駝出生時,養駱駝的人就要在地上埋下一根木樁,並用鮮豔的紅線纏裹,然後把駱駝拴在上麵。小駱駝當然不甘被一根小木樁屈服,於是它拚命拉著繩子,前後左右,想把那根小木樁從地下拽起來,但每次的努力都失敗了。
幾天後,駱駝累得精疲力盡了,漸漸地開始屈服了。這時,主人拆了木樁上纏裹的紅線,然後坐在木樁上,用手拉住拴駱駝的繩子,不住地抖動。這時駱駝又拚命地拽,甚至連蹄子都拽出了血,可是依舊擺脫不了那個緊拉韁繩,漸漸地,駱駝再次臣服了。再後來,牽駱駝韁繩的人換成了一個孩子,駱駝仿佛看到了希望,開始了新一輪的掙脫。當然,最後它還是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