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煙拽住老太君的袖子,眯著眼睛撒嬌道:“那祖母替我慢慢尋摸吧,反正我還著呢。”
老太君看她那貓般憨態可掬的樣,心裏暖和得不行,一把摟住她,“好,祖母都依你。莊子上的事情,煙兒辦得好,就當祖母獎給你的。對了,我看那個鈴鐺挺會看賬,你給了我如何?”
曼煙抬起毛茸茸的腦袋,笑嘻嘻道:“祖母,鈴鐺本來就是給您調教的。等她再學一段時日,我就讓她到您身邊來。祖母,我是不是調教得很好啊?”她得意地拱了拱腦袋,蹭得老太君身上直癢癢。
老太君笑罵道:“你這個皮猴。”
接著曼煙又將準備改良土壤的事了一遍,聽得老太君一愣一愣。“這麼,那半片莊子以後還能恢複到從前那樣的收成?”
“是啊,幸虧鄭先生有好法子。”
“也虧得我的煙兒懂得多,不是你叫鄭先生去看,府裏的人都是抓瞎。煙兒,祖母有個想法……”
曼煙現老太君的眼神突然變得嚴肅,問道:“祖母,您啊?什麼事,孫女聽著。”
老太君似有猶疑,半才道:“我的煙兒長大了,等事情成了再給你吧。”
曼煙知道祖母應該是有事情還沒有決定好,便不再追問。反正祖母想好了自然會告訴她。接下來的生活重心自然就是改良那片鹽堿地了。
鹽堿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水分狀況不良,在改良初期,重點應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狀況上麵。先排鹽、洗鹽、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再種植耐鹽堿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後種植作物。種植時最好采取多種作物混種的方式,既可以增強土壤的肥力,也可以豐富莊子上的作物種類。
曼煙將這些都講給鄭先生知曉,鄭先生對她更是不敢再有半分覷,隻覺這個姑娘深不可測。有了共同的目標,兩人再議事時皆不藏私,更顯相得益彰。
到了第八,眾人齊聚於溝頭村的田莊,包括王以安,他又偷偷地跑過來了。他個子,穿著不顯眼,很容易就藏身在幾個佃戶中間,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鄭先生身上,便沒人注意他。
胡三帶著佃戶這些都有澆水施肥,那塊試驗田果真看起來好了很多,泥土鬆軟濕潤,與旁邊幹結的土地形成鮮明對比。
鄭先生教導眾人將泥土深度耕翻,撿出泥土中的石塊草根等雜物,再按照品字形挖出多個種植穴,然後埋下竹鞭,填土夯土。等一輛馬車拉來一車帶著鞭的竹苗時,鄭先生吩咐眾人火將竹苗埋進土裏落穴栽植,然後分層填土踩土,最後又教佃戶找來樹枝做簡單的支架,以保護竹苗。
曼煙知道竹苗移株後不能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需要盡快覆土,但送來的這些竹苗根部卻還十分新鮮,像是挖出來沒多久。
“先生從何處移來的竹苗?莫非就在這附近。”
鄭先生捋著胡須,神色中多了一份得意之色,“老朽答應過些日子送一盆牡丹到寒山寺。”
曼煙了然,原來從寒山寺移來,那確實離得不遠。“不知先生與不念大師可有交情?”
“不念大師乃出世的高僧,老朽哪有緣攀交。老夫是恰好識得寒山寺的座師父智遠大師。”
有緣自會相見,曼煙放下對不念大師的掛慮,收心安排眼前的事宜。
剛移栽的竹苗正需細心看護,鄭先生自然要在莊子上住一段,曼煙就將秀兒留下來伺候鄭先生,又交代了武莊頭在試驗田附近蓋間屋子擋風。零零總總忙完,色已經不早,曼煙方才踏上返程。
古代女子就是這點不好,行動不自由,好在安平侯府情況特殊。要是生在別的府裏,曼煙哪能這麼出入方便。想到這,她更感激祖母,都是祖母寵愛她。
她絲毫不知,有輛馬車一直跟在安平侯府馬車的後麵。從她離開莊子,直到她進了安平侯府大門。王以安目送她徹底消失後,整個人呆呆傻傻,迷迷糊糊被廝帶回平國公府。一見到國公府老夫人,王以安就撲了過去,嘴裏不停重複一句話:“祖母祖母,三姐比我聰明,三姐居然比我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