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方嬤嬤嚐了幾次琉璃院送來的飯菜,便生出開個酒樓的心思。府裏幾間鋪子生意都不算好,現在有個好廚子,開間酒樓掙銀子不錯。
曼煙卻不同意。她主要考慮幾點,一是京中貴人太多,安平侯府不得勢,開酒樓若是生意太好不知道衝撞哪家,得罪了人都不知道;二來,酒樓的成本耗費高,既要好的地段門麵,又要懂經營的掌櫃,投進去的銀子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收回來。第三嘛,曼煙還是想給自己在外頭弄一個據點,府裏終歸多有不便,但這個據點一定要隱蔽。所以,完全為了自己著想,她決定開一家素菜館子。所謂中隱隱於市,這種不起眼的館子才能實現可持續展。
曼煙考慮了幾日,親自給方嬤嬤交代隻要一個鋪子,不用好地段,最好在民居區的巷子裏頭,地方也不用大,有前後院就行。最後定下京城東南邊隱巷一間不起眼的綢緞鋪頭。洛京東南方向以商人住所居多,還有一些官員在此置辦外室。那一處原本作為庫房之用,位置就有些偏。仆役將裏頭的存貨直接送到其他綢緞鋪子,稍微收拾下,院子就空了出來。也沒有大動工,就是將後院的廚房稍微擴大了些,最後掛上一塊“樸居”的白布幡子,橫梁上寫了“素味素心”,這素菜館就算開起來了。
方嬤嬤很是不懂三姐的安排,不用好地段,不用二,不用賬房,不用掌櫃,前後所有屋子隻寶傘一個廚子。這是開飯館嗎?可是三姐了,這“樸居”記在老夫人名下,老夫人不用掏半分銀子出半個人,隻要嬤嬤聽她後麵安排,等著掙錢分紅就是。方嬤嬤索性就不操心了。
其實曼煙也在等,寶傘還需調教些日子,待多學幾道菜開業才是正道。這個館子以後可是曼煙外麵的根據地,哪能馬虎。中間她叫拂塵去墨香齋看了兩回,聽墨香齋的竹筒筆又漲價了,曼煙更加安下心。之後,她將鈴鐺徹底給了老太君,又安排寶傘到鬆鶴堂伺候些時日,摸一摸老太君這個年紀的口味喜好。曼煙了話,等寶傘從鬆鶴堂出來就要到“樸居”去掌廚。寶傘深感責任重大,更加用心學習烹飪之道,做好菜叫眾人都嚐一嚐順便提意見。
老太君這段時日也覺得安逸。到了傍晚真的跟著寶幢金魚學習打太極,已掌握了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的要領,現正學著以腰為軸、移步似貓。還別,如今寶幢的太極拳倒是有模有樣了。
到了五月中,曼煙終於感覺自己江郎才盡了,所有能教的東西都教了,剩下她不擅長的領域以後想折騰些什麼是再不能的。
幸福總像個敲錯門的陌生人,停留一會轉身就跑。就在這種舒服到眩暈的日子裏,府裏鋪蓋地流開一個傳言,大夫人之死與三夫人有關,因為三夫人不舍得二少爺被卓氏過繼成嗣子,所以暗害了大夫人。曼煙讓人追查,丫鬟婆子個個都聽來的,也沒找到源頭。曼煙心中肯定這是王氏的手筆,隻是沒有證據。
老太君欲點卯徹查,卻突然接到平國公老夫人的帖子,是聽聞老太爺身體有礙,明日要來上門探訪。老太君隻得讓春喜去各院傳話敲打,徹查流言的事情暫且按下。
一夜之間,安平侯府上上下下都知道國公府的老夫人要來了。除了合歡苑,其他院子都是夜半私語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