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力,加之家庭的引導和培養,使其長大後能長期癡迷於計算機。孩子好奇心強,可能對許多事物都有興趣,但往往很難專注於某事,淺嚐輒止,結果一事無成。有的父母也存在浮躁心理,喜歡攀比,見別人的孩子學啥,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恨不得天下所有的知識都要孩子知曉,所有的技能、特長都要孩子掌握。這隻會造成孩子看起來什麼都會,卻無一技之長。孩子可能對很多事都有興趣,但往往很難能夠專注於某事——未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永遠隻能在目標的外圍徘徊,很難達到非常高成就。
我國偉大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也曾有過類似的笑話。據他的女兒回憶,有一天,時間已很晚了,李四光還沒有回家。女兒來叫他回家吃飯,誰知他卻一邊專心地工作,一邊親切地說:“小姑娘,這麼晚了還不回家,你媽媽不著急嗎?”等到女兒再次喊“爸爸,媽媽讓你回家吃晚飯了”時,他抬頭,不由地笑了,小姑娘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寶貝女兒。
我們也都聽說過,我國大數學家陳景潤一邊走路,一邊想他的數學問題,不知不覺中和什麼東西撞上了,他連聲說對不起,卻沒聽到對方反應,抬頭一看,原來是棵大樹。
為什麼這些大科學家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原因十分簡單,因為他們一心想著自己熱愛的科學上的問題,對他們所思考的科學問題反應清晰,對於這些問題之外的事情一點也沒考慮,沒有在意。這就是他們鬧笑話的原因。
隻有聚其精,會其神,孩子才能取得成功。而孩子能否集中精力則與父母的教育、教養的態度和方法分不開的。正所謂成功孩子的背後總會站著偉大的父母。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和開發他們的智力,第一步就要注意培養和訓練他們的注意力,養成專心致誌的習慣。要不然,其他的訓練隻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而無功。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培養孩子善於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這對任何一種勞動,尤其是腦力勞動具有非常大的意義。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兒童,不但完成作業比較快,而且完成得比較好,效率高。那些作業馬虎、粗枝大葉的孩子主要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沒能仔細地看準習題的要求和提供的條件。而且,善於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學習起來比較省勁,效果比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和娛樂。
2.給孩子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櫃子最好上鎖,免得他隨時都可能打開,在沒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去清理抽屜;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如地圖、公式、拚音表格外,不應張貼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的書桌上也不應置鏡子,這會使她有時間顧影“自美”或“自憐”。更不能允許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3.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在旁邊“站崗”,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長期如此,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情緒有很大關係,因此父母應該創造一個平和、安寧、溫馨的學習環境。聲音嘈雜的環境,雜亂無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這一切都嚴重地影響著孩子注意力。同時,父母應該了解,能否集中注意力也與孩子的年齡有關。研究表明,注意力穩定的時間分別為:5~10歲孩子是20分鍾,10~12歲孩子是25分鍾,12歲以上孩子是30分鍾。所以,如果想讓10歲的孩子60分鍾坐在那裏去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4.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常聽有些父母說:“我的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業動作慢,一邊寫一邊玩。”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對於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允許孩子休息,還嘮叨沒完,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5.對孩子講話不要總是重複。有些父母對孩子不放心,一件事總要反複講幾遍,這樣孩子就習慣於一件事反複聽好幾遍。當老師隻講一遍時,他似乎沒聽見或沒聽清,這樣漫不經心的聽課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就談不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父母對孩子交待事情隻講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6.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會聽講對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老師多半是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父母可以通過聽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讓孩子聽音樂、聽小說,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BT2]習慣4.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認真是一種態度,認真學習就是要一絲不苟。隻有認真,才能夠克服掉馬虎的毛病。
李欣奕是一個17歲的高中女生。她甚至從來沒有跨出過國門一步。但她卻接二連三收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並授予她全額獎學金。她在學習英語方麵認真的習慣,給我們非常多的啟示。
欣奕的小學時光是在一所普通學校度過的。那所學校離她家特別近,透過欣奕家的窗戶就可以看到教室的桌子。欣奕不用像同樓的其他孩子那樣,早早起來趕去很遠的重點小學上課。欣奕可以把美夢持續到7點半,踩著鈴聲去上學。
有一天,當欣奕剛在課桌前坐穩,老師很嚴肅地捧著一疊卷子踱入教室。沒聽說今天要考試。卷子發下來,原來是一份調查問卷。那是欣奕平生第一次填調查問卷,她感覺自己的筆特別沉重。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你想不想出國,為什麼?
在此之前,欣奕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是這張卷子引發了欣奕的思考,它給她某種啟示。欣奕最終選擇了出國。她的理由是學習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為祖國服務。
當時,在全班30多個同學中隻有2個選擇出國。一個是欣奕,另一個是在業餘體校的女孩,她想出國參加比賽,為國爭光。
放學回家,欣奕向媽媽說了自己的選擇。媽媽非常高興,誇欣奕和那女孩有誌氣,鼓勵欣奕將來出國念最好的大學。從此,出國念大學成了欣奕最好的夢想。欣奕並不羞於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夢想,親友聽了往往一笑,就像聽說一個小孩長大要當科學家一樣。其實對於欣奕而言,這也不過隻是一個遙遠而美好的願望,但是美好的夢想產生的地方就是夢想開始萌芽的地方。
欣奕的媽媽認識到學習外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她覺得學習外語一定要早早起步,像真正地掌握一門語言一樣去學習,隻有這樣,才能顯示興趣特別重要的性質。學習外語也不能學成光會讀不會說的“啞巴”英語。欣奕是如此學習外語的:她開始學習外語的時間比一般人要早,而且注重應用與消化吸收,而不是一味地盯著生硬的語法。
小學畢業了,欣奕如期收到了市重點中學人大附中的錄取通知書。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漫長而沒有作業的暑假。欣奕和媽媽不謀而合,想到了學英語。媽媽在中關村一小的海澱外語學校為她報了《新概念英語》第一冊的學習班。選擇這個班實屬偶然。欣奕曾經多次在中關村參加競賽,細心的媽媽在接欣奕時發現了這個班,她了解到他們的輔導內容對欣奕非常適合,於是就要了一份相關的介紹,後來她就為欣奕選擇了這個外語學習班。
欣奕第一次參加社會上的外語班,興奮而好奇。班裏學生年齡最長的已有23歲了,最小的隻有10歲。老師是個白皙文雅的大女孩,在北大任教。她對這些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並沒有統一的要求。她在課上帶領大家朗讀課文,然後講解課文的內容,並沒有更多地涉及語法的問題。有時候她高興了,還會給大家講一些有關外國和外國人的故事,特別生動有趣。
她開始講課進度比較慢,有幾個同學就向老師提議說講得太慢了,她也就立即接受意見加快了進度。老師並不把這些學生當外人,連她自己的事情,準備考研究生的計劃也告訴他們。她還帶同學們去家中看原版的動畫片,片中的英語對白欣奕基本上聽不懂,但是那精彩的畫麵吸引了欣奕,使欣奕學英語的願望更加強烈了。
欣奕上午去輔導班上課,下午在家自己聽課文磁帶複習,她的單詞量迅速加大,簡單的閱讀,對話也可以對付了。欣奕沒有強迫自己去理解煩瑣枯燥的語法和時態,而是舉一反三,隻管怎麼說,不管為什麼這樣說,像幼兒初次學母語一樣,在以後的學習中欣奕始終保持這種方法。回想起來,那本《新概念英語》,真是十分經典實用的教材,它奠定了欣奕的外語的根基。
當這個輕鬆愉快的英語班結束時,有同學建議慶祝一下。老師慷慨地捐資20元,同學們也都是紛紛盡力而為。各自出了幾塊錢。大家在教室裏慶祝了一番,開了一個英語晚會,給大家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回憶。
欣奕在這個班最大的收獲,就是她開始喜歡學英語了。趁熱打鐵,欣奕又報名參加了北京大學外語係舉辦的《新概念英語》第二期周日班,繼續學習鞏固英語。
酷暑天,北大的教室裏滿滿坐了200人,其中有北大的學生,也有外校的學子,還有一些看上去年齡非常大的人。欣奕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對英語的熱情。
四級班課程分語法、聽力、閱讀3部分進行,分別由3個老師講授,講閱讀的同時兼講一些寫作。老師有時當堂測試,欣奕做完題偷眼看看旁邊,發現自己的準確率甚至比他們還高一點,這頓時給她增加了不少信心。
不料,欣奕的雄心壯誌卻在頃刻間化為泡影。由於名額已滿,在四級考試馬上就要到來的時候竟然沒有報上名。仿佛一盆冷水潑在火熱的心上,淚水立刻從欣奕的眼眶湧了出來。英語老師安慰欣奕說:“沒關係,下次考六級。”
欣奕暗自發誓:“六級也不考了,我要直接考托福。”
欣奕學習英語的竅門概括起來為4個字:認真、靈活。
認真這個詞在同學們眼裏已經成了陳詞濫調。欣奕感到,認真是一種精神境界,認真是一絲不苟、高度專注,是全身心的投入,當你到達這種境界的時刻,就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欣奕給自己製定了跳躍式的計劃,不斷訂出更高的目標,暫時理解不透,沒有關係,繼續前進。知識,尤其是語言知識,是有連續性的,當你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看前麵不理解的地方,就會恍然大悟。
其實,熟練性、記憶性的學習不一定占用很多整塊的時間,常常不斷地利用零星時間持之以恒地學,效果更為顯著,結合跳躍式的學習方法,使欣奕感到花的時間不多但學習效果很好。
從初三開始,欣奕用在英語上的時間不比別的同學多,隻有每天英語課上的40分鍾,英語作業也免去了。上高一後,欣奕利用英語課的時間做托福和GRE的題,效率很高。這與欣奕以前打下的良好基礎是分不開的,單詞量越多進步越快,學習起來越輕鬆,形成了良性循環。正是先苦後甜,苦盡甘來。
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習慣,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培養孩子一絲不苟的精神。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需要嚴格要求,大了也不晚。養成了馬馬虎虎的壞習慣,再改起來就困難了。
2.鼓勵並耐心對待孩子的提問。孩子在學習中提出問題,說明孩子認真思考了,有主動求知的欲望,父母應該高興才是。
3.培養孩子靈敏與活躍的思維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對知識的學習也由靠吸取和累積變成了運用和創新。這就需要孩子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