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創造輝煌的人生1
——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
[BT2]習慣76.培養孩子自覺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說到底自覺主動地學習是一種習慣;而其他良好的習慣是對其一種有力的支持。擁有了各種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終生受益。
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舉止言談習慣等對孩子的成長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它們都能夠增進孩子自覺主動地學習的能力;而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反過來又會促使其他各種習慣的養成,因此,二者之間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在這些習慣中學習習慣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人的一生中,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學習。隻有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的人,生命才能放出異彩,才能在事業上不斷獲得成功,在生活中才脫離低級趣味。古今中外的無數事例說明,人的生命價值的體現,往往開始於學習。誰學習得好,較多地占有一些前人的智慧成果,誰就有可能使理想如願以償,因為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成績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孩子自覺地學習,及時預習、複習,上課注意力集中,筆記工整清楚,遇到問題積極思考等等都是學習的好習慣。反之,也有種種學習的壞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學生的學習是不可想像的、學習成績也一定不會好。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中小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習的習慣。”作為教師和家長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抑製和消除不良的學習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曾調查過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結果表明,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學習習慣的得分並不增加。據此認為,學習習慣是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難有大的改進。那種認為“樹大自然直”的觀點是不可取的。一棵帶有枝枝丫丫又彎彎曲曲的小樹,長大能直嗎?
學習習慣形成的標準一般有3條:
一是動作的速度,指經過多次反複練習,組成學習習慣的一係列動作的敏捷性日益提高;二是動作的質量,指動作的精確性和協調性應該不斷提高;三是學習者本身的體力消耗和腦力消耗要不斷維持相對平衡。
如果孩子某種學習活動達到上麵3條標準,說明他某種學習活動的習慣已經養成。
實踐證明,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促使孩子自覺主動地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孩子的學習,而且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良好習慣也越容易鞏固住。不良的學習習慣發現得越早,也越容易糾正。
[BT2]習慣77.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最為有效的方法是賞識與激勵,運用好這一武器,你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將會自然形成。
孩子既是教育活動的對象,又是教育活動的主體;隻片麵地把孩子看做教育活動的對象的思想是不會取得教育成功的。在習慣培養中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孩子的自我超越和更新。是孩子自我超越觀念、自我超越能力、自我超越內容的選擇和提高的過程,也是其自我修正和完善過程。
優秀父母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都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找到培養、強化和鞏固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下麵是一些具體方法的介紹:
1.激勵
教育也好,培養也好,首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再沒有比一個人保持強烈的上進心和求知欲更可貴的了。用激勵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可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①提高認識。提高孩子對習慣的認識,即認識到不良習慣貽害無窮,良好習慣終身受益。
②激發動機。啟發孩子的自身發展需要,認清自己現狀與發展的利害關係,激發孩子成長動機。
③激活主體。喚醒孩子內心求上進的希望,激發孩子成長的動機,引導孩子敞開自我改變之門,從而激活孩子主體性。
父母的激發要轉換和落實在孩子的自我激發上。
2.賞識
父母要全麵認識理解孩子,對孩子每一點閃光的東西,都要表現出賞識的態度、從而使孩子產生自豪感。賞識可從下列幾方麵著手:
①明確主流。事實上,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大多是改變不良學習習慣。一談到改變不良學習習慣,有的孩子錯誤地認為自己“一塌糊塗”、“千瘡百孔”、“不可救藥”。所以,一定要明確,孩子內心裏是強烈要求上進的,而知、情、意、行各方麵都在發展,這是主流。在這樣全麵發展的主流情況下,改正某一方麵的習慣是容易做到的,要充滿信心。
②發揚優勢。改變自己優勢中的不良習慣是愉快而有成效的,這種改變正是完善和發揚自己的優勢。
比如:在數學學習較好的情況下,進一步改變“馬虎”,養成仔細認真的習慣,甚至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這些都是很順暢很有成效的。
要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優勢,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人成長的過程就是自己的優勢、“亮點”不斷擴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