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古地中海時期的海盜(1)(1 / 3)

地中海是非洲和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地中海給周圍帶來了溫潤的氣候,航運的便利,經濟的繁榮,從而成為諸多優秀文明的搖籃。公元前4000年中期,埃及和蘇美爾文明誕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裏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這一時期屬於前希臘時期和希臘曆史的黎明期,希臘半島上的上古居民被稱為皮拉司吉人。公元前2000年,愛琴文明誕生。公元前2000年,從北方陸續遷入印歐語係民族,即後來所稱的亞加亞人、愛奧尼亞人、伊奧利亞人和多利亞人,他們是古希臘人的祖先。公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曆史進入“黑暗時代”。公元前1000年,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誕生。

“瞧,那船上的貨物和財寶可真多呀,如果我們以海上搶劫這些航船為生,一定會比辛勤的勞動致富得更快,生活的更滋潤!財富、田產和女人統統都會有的!”文明的誕生,經濟的繁榮,航運的發達,給海盜的滋生和活動提供了最好的條件。早在人類踏入海洋之初,也就是金字塔修建之前,史冊上便記述了猖獗的海盜活動。

海盜們豪放不羈,漂泊天涯,四處作孽,野蠻血腥,他們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黑色的傳奇故事。

海上族群

古地中海時期的海盜活躍於埃及、亞述或邁錫尼希臘這樣的強國管轄之外。從公元前1220年到1186年,“海上族群”僅用三十年的時間,就幾乎完全控製了東地中海,征服了從單個城市到全部港口乃至腹地的所有地方,給古埃及帶來了致命的威脅。

公元前14世紀,盧坎人以小亞細亞(現在的土耳其)東南海岸為基地,到處劫掠,是史上記載的最早的海盜團隊。當時的埃及人記載了盧坎人組成的海盜團隊對塞普路斯的襲擊。

公元前13世紀之前,盧坎人成了埃及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和赫梯帝國結成了盟友,赫梯帝國為這些海盜提供保護,盧坎人則充當赫梯帝國的海上力量。公元前15世紀末至13世紀初,赫梯帝國臻於鼎盛,他們曾摧毀了胡裏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國;趁巴比倫衰弱之際,再度攻滅巴比倫第一王朝;又南下侵占敘利亞,與埃及發生衝突,雙方大戰於卡迭什,結果戰爭勝負難分,訂立和約。

一個世紀之後,盧坎人與一些新興的海上流浪者和劫掠者相互融合,形成了所謂的“海上族群”。“海上族群”一詞是個統稱,係指在公元前13世紀末和公元前12世紀初侵略埃及帝國的海上群落。“海上族群”最早為埃及編年史學家使用,埃及的編年史學家們認為這些入侵的海盜團夥來自於愛琴海和亞得裏亞海,或者是西地中海的遷徙部落。“海上族群”並不單指海盜,也指那些乘船的敵對移民部落。這些早期的海盜在不打仗、不襲擊時,也從事貿易活動,正是他們開辟了“黑暗時代”東地中海的海上通道。

這些海上劫掠者毀滅了東地中海“青銅時代”的文化,把古代世界帶進了一個“黑暗時代”,他們的劫掠入侵造成了麥錫尼、希臘文明的衰落以及小亞細亞赫梯帝國的毀滅。

這些海上族群至少包括六個“氏族”或“部落”:沙達那、丹延、派利塞特、夏克裏西、韋西和吉克爾。另外,還有兩個群落:定居在小亞細亞的特沙和利西安人。這兩個族群沒有入侵埃及,其中一個可能同化了盧坎人組成的海盜團夥。

沙達那、夏克裏西和派利塞特部落發源於亞得裏亞(現在的克羅地亞)的東北部,沙達那人與撒丁島人有淵源。

拉美西斯三世陵廟外牆上的全景浮雕。

當時,利比亞人從當時的撒丁島、西西裏島、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雇傭士兵組成了史書上第一個有組織的海盜劫掠團隊,他們的海上襲擊給當時的埃及帝國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這些曆史記述在埃及東部凱爾奈克大寺院的一塊石碑上。

公元前1220年春天的一個早上,利比亞人在頭領默裏瑞的帶領下大舉侵犯由拉美兩斯三世統治的埃及帝國。雙方在尼羅河三角洲的西部地區交戰。很快,利比亞人就明白了他們是在以卵擊石,在強大的埃及軍隊麵前他們迅速潰敗。他們的頭領默裏瑞僥幸逃脫,為了逃得快就把鞋子扔掉了。埃及人在他們的卡納克神廟的牆壁上記載了這一戰役和利比亞頭目的逃跑經過。銘文寫道:“那個十惡不赦的利比亞頭目,嚇得膽戰心驚,倉皇而逃。他停下來,跪在地上,把弓箭、箭袋和鞋子傘部丟棄在身後。”埃及氣候炎熱,夏天在外行走時,赤腳走路常會把腳燙著,因此,鞋子對於古埃及人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是最貴重的服飾品。古埃及人的鞋子樣式很像今天的夾趾涼鞋,隻有身份高的人才有涼鞋穿。而十分看重鞋子的古埃及人即便有資格有能力穿鞋子,也常常舍不得穿,旅行時,也是赤著腳,讓仆人們捧著鞋子跟在後麵,等到了目的地再穿上。正因為鞋子這麼重要,古埃及人才會把在一場戰役中,敵人扔掉鞋子的事都當成值得誇耀的戰績,記錄在神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