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波斯灣的阿拉伯海盜(1)(1 / 2)

1820年以前,從卡塔爾半島東南端向東南方向延伸360英裏的一段波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其間散布的眾多海灣和瀕海湖是海上船隻最為理想的避難所,同時也被稱為神秘的“海盜海岸”。

“海盜海岸”上古老的海盜部落——查瓦錫姆海盜集團

“海盜海岸”的稱呼由來已久,“海盜海岸”曾經是阿拉伯海盜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區。當地查瓦錫姆部落的海盜集團曾經是當時最龐大的海上勢力。他們專門針對歐洲侵略者以及東印度公司的船隻發動襲擊,不論是土耳其的蘇丹,還是英國等歐洲殖民者都對縱橫波斯灣沿岸的查瓦錫姆海盜部落束手無策。

海盜行為總是伴隨海上貿易的繁榮而生。造船技術的日益完善使波斯灣沿岸的居民很早就放棄了原來賴以生存的漁業和珍珠采集業,而開始從事更為有利可圖的海洋運輸貿易。

9世紀,馬斯喀特(今阿曼蘇丹國的首都和港口,位於阿曼灣南岸,其名稱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太陽落下去的地方)的阿拉伯人就開始同遙遠的中國、暹羅(泰國舊稱)、爪哇和蘇門答臘等地的商人開展貿易往來。他們通過海路將東方的香料、作料、絲綢及其他貴重布料等物品運到波斯灣各港口出售。運到這些港口的東方貨物沿幼發拉底河向北可直達中東第一大都市巴比倫城。向南可以在東非卸貨,然後再由駱駝組成的商隊穿越茫茫沙漠將貨物轉運到地中海沿岸。當地的腓尼基人再從這裏通過海路將貨物運送到埃及各個富饒的城市。大約到了14世紀前後,紅海才逐步取代了波斯灣在東西方貿易中所占據的重要戰略地位。

在波斯灣對外貿易繁榮的同時,波斯灣沿岸地區的海盜活動也日漸猖獗。從10世紀到到14世紀,“海盜海岸”上的查瓦錫姆部落的活動中心拉斯一埃爾一海姆斯城長期是世界奴隸貿易最繁榮的地區之一,所以,在當地的阿拉伯部落中,隻有查瓦錫姆部落從事海上搶劫活動。14世紀以後,海上的主要商路從波斯灣轉移到了紅海,查瓦錫姆部落的海盜活動也就漸漸銷聲匿跡了。

但是,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大規模入侵,該地區的海盜活動重新猖獗起來。回顧曆史,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最血腥、最肮髒、最強大的海盜集團正是這些西方列強的海盜軍隊。18、19世紀之間,印度洋水域一度成為海盜活動十分猖獗的地區。海盜活動與亞非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是分不開的。因為這些老牌的殖民國家都把與海盜活動作鬥爭當作是進行殖民侵略的一個最好的借口,特別是英國。英國的東侵活動開始於16世紀末,當時英國就已經在盂加拉灣東側的東南亞海域展開海上劫掠活動。1600年,英國在印度設立了東印度公司,從事貿易和海盜的雙重活動。

1763年,布什爾市(在今伊朗波斯灣沿岸)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的下屬貿易機構,歐洲人在波斯灣地區的貿易壟斷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的查瓦錫姆部落為生計所迫,又開始從事非法貿易和搶劫。波斯灣海盜的“老祖宗”查瓦錫姆部落首先發起襲擊歐洲人殖民者的大規模行動。

1778年,查瓦錫姆海盜艦隊的六艘海盜船襲擊了一艘由海外殖民地經波斯灣向本土傳遞政府公文的英國船隻。

1779年,他們又接連襲擊了兩艘英國船隻。

1797年10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當地的貿易代表應查瓦錫姆部落船隊頭領的請求,允許停泊在布什爾港的英國海軍艦隊“瓦伊佩爾”號船長向海盜們出售火藥和彈藥。可是火藥桶剛剛被搬到海盜船上,翻臉無情的海盜們就立即向“瓦伊佩爾”號開了火。一開始英國人毫無防備,失去了先機。但他們畢竟是訓練有素的海軍士兵,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紛紛跑到了甲板上與海盜交火,雙方進行了一場非常激烈的海戰。盡管“瓦伊佩爾”號艦長不顧傷痛全力指揮戰鬥,但65名船員中仍有32人傷亡,艦長本人也壯烈犧牲。但“瓦伊佩爾”號全體船員奮勇作戰,終於力保該艦沒有被海盜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