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鳩坑茶也像鳩杖一樣,成了尊貴的符號。《唐國史補》記錄當時的貢品茶有十四個品類,其中“睦州鳩坑茶”被定為一品。《新唐書地理誌》也記載:貢茶之道,有江南道,湖州吳興郡,睦州新定郡。連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詳細記載“睦州之鳩坑”。
鳩坑茶,盛於唐,興於宋,鼎盛於清,一直是貢品。
明朝大宰相,淳安裏商人商輅,朝中為官數十年,隻喝家鄉鳩坑茶。
我們自然要去拜訪商輅的故鄉。
裏商的一個臨湖茶場,我們停腳喝茶。湖邊的茶樹在湖水的浸染下,正勃發生長。我對那沿茶壟間依次擺放的幾十個蜂箱很感興趣。蜂箱底部,有鋸齒一樣的小洞,金黃色的小蜜蜂,一會在茶葉叢中飛翔,一會返回蜂箱,不時地鑽進鑽出,嗡嗡聲中,散發著濃濃的花香味,連空氣都沾有些許甜的味道。我知道它們在釀蜜,因為它們的辛勤,連茶葉上也留下了香味。
裏山的12000畝茶園,大都是這樣的環境。我們艱難地爬到裏山的茶山上,搭手眺望,茶叢蒼鬱,茶樹生煙,隻能感歎,大自然是如此的偏愛,千島孕育玉葉,玉葉產自千島。
去鳩坑,自然要去朝拜茶樹王。奇峰,走泉,高山陡路將人轉暈之後,我們終於見到了王。王的主人徐秀祥,五十多歲,草帽下遮著張黝黑的臉,笑咪咪地迎接我們:這棵茶王應該有二百多年了,葉蓋達到的範圍,至少二十平方米,這是中國已經發現的灌木類茶樹中最大最老的一棵了。它原來生長在峭壁上,鬧,現在鄉政府專門為它修了棧道,否則,你們隻能遠看了。今年采了五斤不到的鮮葉,隻做了一斤三兩新茶。
茶樹王很安靜,對我們的七嘴八舌充耳不聞。它大大咧咧,四肢朝天空外懶散地伸著,正午的陽光下,葉片隨著山風颯颯。它的身旁,清泉汩汩,主人說,這裏的山泉四季不斷。
鳩坑茶,已經成為茶樹優良品種的一個符號,它是茶的母親,它的子孫不斷綿延。鳩坑茶的原種地在唐聯村,但現在已經引種到浙江的許多名茶區,湖南、江蘇、安徽、雲南、湖北,都是大麵積栽培。不僅如此,它還遠渡重洋,馬裏、幾內亞、阿爾及裏亞、日本、巴基斯坦、前蘇聯等國都有鳩坑茶的後代。
2003年,神舟五號上天,航天倉內就搭載著鳩坑茶籽。這是中國首個航天孕育的茶種。
鳩,還有很多好聽好玩的故事。不一一考據。
鳩坑茶,不愧是一壺好茶。
鳩,確實是一隻好鳥,難怪魏無忌會這麼像人一樣保護它。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