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生幸福的增進(1)(2 / 3)

如何才能自由自在呢?我有四點意見貢獻給大家:

一、學習吃虧。吃虧就是占便宜,現在的人什麼都吃,就是不肯吃虧。一個人如果肯吃虧的話,別人必然樂於跟他在一起;如果處處都想占別人的便宜,即使再好的朋友也會遠離,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吃虧。

二、人我互調。有時我們遇到困難,心裏起了煩惱,或是看哪個人不順眼,這時不妨把人我立場對調一下,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如果他是我,立場互換,看法就不同了。所以人我互調,是自由自在的心法。

三、當然如此。假如你吃虧了、受苦了、受難了,要把它想成是當然的。事實上做事、做人本來就很難,又何必不平、不滿呢?凡事想當然爾,就不會有怨怪別人的心,沒有責怪、怨天尤人的心,這時就會自在了。

四、享有就好。在這個世間上,我們不可能樣樣東西都擁有,但是我們可以有“享有”的心。譬如,別人建造房子,我們總可以在走廊避雨;公園是大眾的,我散步就好了。如果能以“享有”代替“擁有”,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做什麼樣的人

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做人,應該為自己樹立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應該把自己塑造成別人效法的模範。

如何讓自己成聖成賢呢?我有六點意見:

一、要像一麵鏡子,自我觀照。一般人都隻看得到別人的錯誤,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因此需要一麵鏡子,從鏡子裏透視自己,觀照自己,改進自己。

二、要像一隻皮箱,提放自如。皮箱在我們有用時,就將它提起,不用時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皮箱時,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贅;反之,要用時,沒有皮箱,就會有不便之處。所以我們做人要像皮箱一樣,能夠提得起放得下。提所當提,放所當放,提放自如。

三、要像一支彩筆,彩繪人生。彩筆可以畫出美麗的山水、動人的圖案;我們做人也要像一支彩筆,彩繪出自己五彩繽紛的美好人生。

四、要像一本簿子,記錄功過。簿子是拿來記事用的。做人也要像一本簿子,要把自己的功過一一記錄下來,作為自我的勉勵與警惕。

五、要像一根蠟燭,照亮別人。一個人絕不可以自私自利,要經常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要如同蠟燭一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人生哲學。

六、要像一個時鍾,珍惜生命。時鍾從一到十二,每天循序漸進、循規蹈矩地運轉,從不會恣意地由一點跳到五點;也不會永遠停留在某一刻,它很公平地給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一旦過去了就不再回頭。所以它啟示我們,要及時把握時間,要讓自己的生命作充分的發揮。

現代人的新形象

在現代的社會中,一個人的形象好壞,關係著自己前途、事業的成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維護自己的形象,要讓別人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就想:這個人很講信用,這個人很有能力,這個人很忠貞,這個人很有道德。要樹立這樣的形象,應該具備什麼樣盼性格呢?

一、要融和尊重。人與人相處要能融和,不要太偏執、太自我、太傲慢,要尊重別人、恭敬別人,能與人相互尊重融和,你的形象才會好。

二、要團結包容。社會不是一個人的,社會是大家的,是人人共有的。所以我們和人相處,必須跟大眾團結,不能強求別人完全采納自己的意見。對於見解和我不一樣,方法和我不一樣,甚至語言不一樣、地域不一樣、年齡不一樣的人,我都能包容,所謂“有容乃大”,能包容別人,表示自己高人一等,必能贏得別人的信服。

三、要互讚互助。在社會上如果要想有前途,要想受人尊重,必須先讚美別人,幫助別人。你肯讚美別人,人家才會讚美你;你能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所以能經常讚美別人、幫助別人的人,他的形象必定很好。

四、要樂觀進取。人不能天天板著麵孔,或每天憂愁滿麵的,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每天煩惱的人在一起。除此之外,也不能天天說泄氣的話,消極悲觀,因為也沒有人願意跟一個不上進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們留給別人的印象,必須是樂觀進取的,這樣別人才會重視你。

四等人

人本來沒有等級之分,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隻要奉公守法,都有機會成聖成賢、出將入相,有一番的作為,因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人性、人格平等,因為每個人的作為有所不同,而有不同的等級。我把人分成四等:

一、上等人,普利國家社會。什麼是上等人呢?上等人胸懷國家社會,他的心中隻有國家,隻有社會,隻有大眾。他把國家社會的利益建立在自己之上,所以寧可自己受委屈,自己受苦,隻要能利益國家社會就好了。曆代的聖賢豪傑,他們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他們普利國家社會的慈悲心,就是上等人的代表。

二、中等人,欣賞師友成就。什麼是中等人呢?中等人對於老師、朋友、親戚、長官的成就,能引以為榮,並願意跟他學習,願意追隨他,願意為他服務。所以,對於聖賢所行所為,不嫉妒、不障礙,而欣賞尊敬,能夠如此,就是中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