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葉若華葉若華正尋間,忽然憑空一個響雷,天降大雨,他急忙躲進附近一個亭子之中。那亭中避雨的另有一人,灰衣銀須,低眉入定,可不正是葉若華當日在雙旗鎮中遇到的那名灰衣僧嗎?
葉若華一見是他,想起三柳先生曾說道自己平生最佩服之人便是此僧,不覺起敬,雙手合十,躬身道:“大師,小生有禮了!”
灰衣僧回了一禮,微微一笑,道:“公子何往?”
葉若華於是說起自己這幾日遍尋桃源穀不果的情況,望著灰衣僧拜道:“弟子愚鈍,求望大師指點!”
此時雷雨已停,陽光穿雲而下。灰衣僧單掌撫胸,微笑著站起身來,向亭外走去。葉若華心中不解,跟在灰衣僧身後。
兩人行得一陣,遇有小河攔路,河岸旁有一少婦。其時雷雨過後,河水暴漲,那少婦望著翻滾的河水正自發愁。
葉若華詢問之下,才知那少婦自娘家而來,欲回夫家,不想一場暴雨使河水增長如斯,眼見天色已晚,卻苦於無法渡河。
葉若華心中躊躇道:“我抱她過河,原是輕而易舉,但是男女有別,授受不親,這可如何是好?”
正自徘徊不定,忽見灰衣僧長臂一展,將那少婦托在手中,足不沾水,躍河而過!
那少婦拜謝道:“多謝高僧!”
灰衣僧含笑不語,任那少婦自去。
灰衣僧轉身又行,葉若華躍過河來,跟隨其後。
兩人又行得一陣,葉若華忽然道:“大師,弟子有事請教?”
灰衣僧轉過身來,道:“你講罷!”
葉若華道:“大師乃佛家清修之人,本應不近女色,如何卻抱起剛才那名美少婦?”
灰衣僧低眉合十,輕誦一聲佛號,道:“我佛慈悲,善愛眾生!須知我佛眼中,眾生平等,男女無美醜,草木無尊卑,是謂無相!《金剛經》雲:‘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人生一切煩惱,便是因為心中雜念太多而致。你心中有男女之別,便因此置人於惶急而不敢救,有美醜之分,才嗔怪我抱起了那人!”
葉若華聽得心中慚愧,卻聽灰衣僧又道:“其實我已放下,你卻為何放不下呢?”
這句話直問得葉若華內心閃過一道雷電,不禁自語道:“原來果真是我一直放不下……”
灰衣僧接著道:“你若心中放下桃源穀,天下何處不是世外桃源?恩怨一念,若心中仍有仇殺之心,縱然進了桃源穀,也是無用!”
葉若華道:“可是我還要進去見一見明月姑娘……”
灰衣僧問道:“你且實話告訴我,你是真心喜歡那明月,還是戀戀不舍於她的天人姿色?”
葉若華聞言一怔,想起與明月相處時,常常驚異於她的絕世容顏,但出得穀來,卻想她時少,念藍鳳時多,細細思索,其實自己一顆心已全在藍鳳身上,對明月隻是敬若天仙,卻從無愛念之心。
他想到此處,便答道:“我敬明月姑娘如天人,但我今生所愛之人,卻是藍姑娘!”
灰衣僧點點頭,說道:“其實那桃花源與那明月在哪裏,並不重要,他們不過是你心中一種至美的追求罷了!你若心中能放下他們,便不會再生煩惱!”
葉若華一念覺醒,隻覺在桃源穀中的諸事都恍如隔世,自己的一切煩惱全是因為自己的放不下,此時頓悟,向著灰衣僧拜道:“小生明白啦!”
灰衣僧微微一笑,轉身離去。
葉若華轉身向山下走去,行過一個轉彎處時,驀然從樹後跳出一人來,藍衫長發,柳眉杏眼,正是藍鳳!
葉若華驚喜道:“鳳兒,是……你!”
藍鳳嫣然一笑,叫道:“葉大哥!”
兩人久別重逢,一時激動萬分,竟無語凝噎。
過得半晌,葉若華才問道:“你爹爹呢?”
藍鳳道:“爹爹剛才在山上聽見你與了塵大師的談話,已自去尋了塵大師了!”
葉若華喜道:“他便讓你在此處等我?”卻不料藍鳳忽然嬌羞無比,轉過頭去。
原來藍鳳剛才聽見葉若華說自己今生所愛隻她一人時,心中幸福無比,藍天正也甚是欣慰,便讓藍鳳在此處等待葉若華,卻是要將她一生托付給葉若華。他聽聞灰衣僧之言,心有感悟,已有出家之念,便追隨灰衣僧去了。
葉若華輕輕牽過藍鳳的手,柔聲道:“以後我們倆誰也不用再等誰啦……”藍鳳一愣,卻聽他又道:“因為我們再也不會分開了!”
此時雷雨過後,天空架起一道虹橋,綿延到了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