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市轄區內有縣,稱廣寧,縣裏有大大小小數十個村寨,皆是多個少數民族雜居的村落,幾代人的通婚之後早已沒了舊時那些族與族之間的隔膜,更不會再上演族史中記載過的與外族之間的大型的械鬥,有的隻不過是以村為單位,村與村之間為搶占邊界荒地的糾紛。小則幾人為誰家的牛跑過界吃了誰家的秧苗爭吵不休,大則為哪家的老人葬錯了山頭引來地界之分的糾葛,最激烈也不過是從問候全家上下發展到互相推推搡搡抄起木棒打群架,到了這個階段總會有村官出麵攔阻兼調停,再大的委屈也有坐下來傾吐的機會,其他的村民也不會因為某些人小小的磨擦而產生對別村人的仇視,大多數人都隻是想著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別人的問題與我何幹。
曆屆的村官和縣官們對這種“家務事”也皆是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放任不管,隻在可能會出人命時才出麵當個和事佬。其實更多的是,他們就算手中有警察做為武器,但俗話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你幫了這頭就會得罪了那頭,事後再想去安撫那頭就會被這頭氣未消的視做欺騙,認為其實是那兩邊早串通好了先打壓了後邊再補償,要是對這頭說不是那麼回事又會讓那頭的人懷疑說好的條件也隻過不是水中花鏡中月,敷衍他們的,剛才安撫好的又全盤推翻了。到了這種時候,那些出麵的官們是有嘴也說不清,說得越多越讓人生氣,到頭來事沒解決好還落個兩頭得罪人,自己處理不了就隻能上報縣裏請警察出麵,那就更加讓上頭知道自己無能,這點事也辦不好,那前途也就別再想一片光明了。
因此,官們大多數時候隻當中間人,和事佬,讓兩邊坐下來自己談,隻要不出人命,不把事情鬧大,其間發生什麼,他們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當沒看到。
而今的人,除了一門心思想多賺點錢之外,是乎也沒誰想要和誰過不去。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多了,接觸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人的火氣自然也就沒那麼衝了,也知道有事情好好說的道理,那些無意間產生的矛盾也沒多少能發展到需要官們出麵的,大家倒也相安無事,自過自的生活。但是俗話裏還有一句,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些村子裏自然也就有那麼兩個村是不怕惹事的。
大石村和照樹村在廣寧的版圖上,屬於最靠邊的地勢,村子緊挨著十萬大山,穿過大山便是與臨國交界的邊境線,村與村之間僅隔一座土丘,是廣寧縣裏最為窮困的地方。即便挨著邊境,別的邊境小鎮能做的民間小貿易在這根本行不通,十萬大山可不是叫著好聽的,那可是個未開發的原始森林,毒蟲遍布,誰也不敢獨自深入其中,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獵人也不敢獨自深入,要想從這座大山裏開出條路直通他國,還不知道要用多少人命來填,誰去?邊防兵?人家跟本就不用打這過去!。
雖然一條西江就從村後流過,站在那座做為兩村村界的小土丘上,能看到江水滔滔東去之勢。然而這裏的地勢雖不高卻很險峻,河岸邊滿是幾人合抱大的巨石,碎石溝壑讓人不良於行,河水湍急,這種地方別說建個小碼頭,就是村裏的人想下去打水灌地都困難,生活用水唯有在岸邊較平坦的地方垂直打深井,引江水倒灌來用。那井裏的水打上來後黃糯如泥水,不知要澄多久才能清得了,澆地是沒啥問題,要喝,這水質還真是夠嗆,然大石村和照樹村的祖祖輩輩們都是飲用這江水,黃又如何,起碼不會喝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