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節約教育從現在抓起。從小樹立勤儉意識,讓孩子知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懂得勤儉節約是做人的本分。
②從小事做起。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吃飯時不亂倒飯菜,節省每一粒米,節省每一度電,外出時,及時關掉教室內的燈,洗手後要及時關緊水龍頭。
③教育學生不亂花錢。平時不挑食,不買零食吃,不隨便向家長亂要錢,將錢春存起來。長此以往,就會內化成固定的好習慣。
④搞好宣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勤儉節約教育,努力營造的良好節約輿論氛圍。充分老一輩勤儉節約生動感人的故事和動人事跡,開展廣泛學習活動,弘揚和彰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團結友愛一家人
在湖南省師範大學教育係裏,有兩位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們一位叫周衝,另一位叫王偉。他們其中一個雙耳失聰,一個雙目失明。然而,他們兩個人組成了“海倫?凱勒”號艦隊,兩人在學習上互幫、生活上互助。周衝聽不清看得清,他做了王偉的眼睛;王偉雖看不清卻聽得清,他做了周衝的的耳朵。兩人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在學習上更是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他們之所以會取得成功,那是因為她們團結友愛,互相協作,這是他們成功的一個法寶。“兄弟友愛同心”、“兄弟齊心,其力斷金”等,都是這一個道理。一根筷子非常輕易就會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握在手裏很難被折斷。毛澤東說:“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於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友愛是力量,隻有團結友愛,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去克服一切困難。
《三國》裏麵有關於團結友愛的經典故事,其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就是貫穿三國期間最綺麗感動的主線。在三兄弟的情意漢末戰亂中比金堅。三英戰呂布、報仇攻孫吳……三人的兄弟之情特別是關雲長情深意重,衍生出了太多膾炙人口的感人故事。
友愛團結是力量。雷鋒曾說:“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隻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小到為一個人一個家,大到民族國家,都需要團結友愛。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更應該在呼籲團結友愛共建和諧社會,在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要與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讓友愛之花開遍每個角落。
但是,生活中我們也不免看到,總有學生平時總愛和同學發生小矛盾,今天和這個同學不說話,明天和那個同學鬧意見;別人在休息或者學習時,毫無顧及大聲喧嘩、追逐打鬧,從不不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一下,給別人帶去很大的幹擾;稍有不順,張口就罵,甚至拳腳相加;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取笑別人……
張振宇那首《中國一家人》正是團結友愛的寫照:“黑色的眼睛,黃色的皮膚,到哪裏都是一家人。同樣的血脈,同樣的靈魂。同樣的心,同樣的根,同樣的手足情深。手牽手,築起鋼鐵的長城,心連心,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人與人相處仿佛是在照鏡子,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回報,你就要怎樣付出。同學之間是兄弟姐妹,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彼此要互相禮讓、互相關心,有不同意見可以互相協商解決。在家裏,父母是永遠靠山,在學校,同學朋友永遠是左膀右臂。團結友愛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質,唯獨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誠實守信品行好
常言道:“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強,社會無誠信不穩”。這說明一個一個人要想成功,企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國家要想昌盛,誠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意識,這對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對於經濟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棟梁,關係著祖國的命運,鑄誠信社會,加強誠信教育,更要從青少年誠實守信的教育做起。
幾年前,德國一所學校的多名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因為抄錄了某網站提供的答案,老師就毫不客氣地將這些學生作業評為零分。這位老師說,第一天上課前她就和學生並由家長簽字認可訂下協議,協議說,所有布置的作業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剽竊或欺騙將導致作業為零分。他認為,教學生成為一名誠實守信的公民比得滿分更加重要。
按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受教育的增多,心智的逐漸成熟,青少年理當越來越講信用,但現實中,青少年在誠信上卻出現了“越大越不如”的情況。從調查來看,家庭、學校及社會是導致青少年誠信意識變淡的主要因素。
家庭。家庭是孩子誠信教育的啟蒙學校,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的行為對青少年誠信品質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一旦在生活中言行不一、不講誠信,孩子的誠信意識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
學校。老師及學校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誠信的養成至關重要。很多學生認為學校和老師本身的誠信就有問題。在各種現實利益麵前,一些學校違規收費,搞形式主義等等種種不誠信行為嚴重的影響了孩子們的誠信觀念。
社會。孩子接觸社會越多,耳濡目染的腐敗、詐騙、造假等失信現象就會越多,都消解著孩子正確理解“誠信”含義,開始對他人以及對社會的誠信產生懷疑,青少年從而陷入認知迷茫。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誠信意識直接決定著未來社會的誠信度。遏製孩子們誠信意識的負增長,築造青少年誠信的壩基,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唯有構建起全社會真正的誠信大廈,才能培養出誠實守信的青少年。
①青少年應從從思想上確立正確的誠信意識,培養誠信的品質。
②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正確運用表揚、鼓勵和適當的懲罰等手段,來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習慣。
③學校搞好青少年誠信教育的工作。強化教師誠信形象,青少年與教師接觸最頻繁,教師如果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言傳身教,青少年最能夠被接受。
④社會建立一個誠信的良好環境。人人講誠信,形成人際交往的良好氛圍。誠信守信,為人民著想,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學會做時間的主人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國古代的這句古訓,道出了時間的重要性,而對青少年來說,珍惜時間尤為重要。宋代民族英雄嶽飛在《滿江紅》裏寫道:“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漢樂府詩的名言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非常富有哲理。因此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做時間的主人,緊緊抓住時間。
古今中外,但凡取得輝煌的成就的人,無一不是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的人。下麵就有兩則例子:
法國偉大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居裏夫人,在巴黎大學學院的時候,她晚上到圖書館刻苦讀書。晚上10點鍾以後,還回到自己的房間堅持繼續攻讀。“功夫不負有心人”, 最後她終於發現了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這正是她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取得的成就。
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每天都在擠時間。他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先生的興趣十分廣泛,不僅喜歡讀書寫作,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及繪畫等,也有著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多方麵學習,廣泛涉獵,所以他的時間,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工作和生活環境都不好,還經常多病,但他每天都堅持寫作到深夜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