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時間上來講,應該在發現錯誤以後立即改正
按照一般人的心理,發現錯誤後往往會產生一種僥幸心理,希望能通過某種“幸運”使自己轉危為安,化險為夷,有驚無險。確切地說,這種僥幸心理與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別無不同。正是因為抱著這樣一種僥幸心理,才使得他失去了改正錯誤的最佳機會。
在談判過程中,運用了不恰當的談判策略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你所犯的錯誤並不是很嚴重,甚至對方根本就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這個時候,你可以不向對方說明,但是,在接下去的談判中,一定要把你的錯誤調整過來。否則的話,一旦讓對方發現,後果就不一樣了。
檢查自己在談判中是否使用了不恰當的談判策略是比較簡單的,隻要你細心觀察對方的表情與反應就可以了。如果你使用了某一談判策略,但是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或者對方沒有做出你預期的反應。那麼,你就要小心了。你應該立刻檢查自己在哪個環節中出現了疏忽,一旦發現錯誤便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和應變措施,以防止傷口的進一步擴大。要盡全力治愈它,如果貽誤戰機,等傷口由點擴散到麵,那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需要注意的是,談判中的策略錯誤並不像技術操作中的錯誤那樣,你可以直接、坦率地向對方道歉。談判中的策略失誤需要你用另外一種方式去挽回。當你發現談判策略使用不恰當的時候,當你要改變有關策略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一麵與對手巧妙周旋,一麵讓新的策略在不被對方輕易覺察的情況下運用於談判之中,逐漸地取代舊的不適當的戰略。而如果使用新的策略所涉及的程度和難度太大,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暫時中止談判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談判中所使用的策略都是一種無形卻有力的武器,而這種武器你是否使用得當,就必須在真正的談判交鋒中進行檢驗。談判策略的檢驗結果對於雙方來說都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一方的結果必然成為另一方施行攻或守的直接依據。所以,如何能夠及早地發現錯誤,並以巧妙圓熟的手法改變它,使談判主導權仍留在自己手中,便成了每一位談判者的必修課程。
一天,美國亨利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總經理亨利霍金斯先生從產品化驗鑒定報告單上發現,他們生產的產品在食品配方中起保鮮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雖然毒性不大,但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他知道,其他食品公司也使用這種有毒的添加劑。他想,如果從維護公眾利益的角度,把此事公布於眾,一定會引起同行們的強烈反對,他們也一定會聯合起來整治地,他的業務肯定會受到很大損失。但在與這些同行的鬥爭中,他的知名度肯定會大大提高,同時也會得到公眾的支持,從而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和長遠利益。
於是,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他毅然向社會宣布:防腐劑有毒,對身體有害。公眾為之震動,讚譽他的誠實。可是,這一舉動得罪了從事食品加工的老板們。他們聯合起來,用一切手段對亨利進行攻擊,指責他別有用心,想破壞別人的生意。他們共同抵製亨利公司的產品,使亨利公司的經營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就在他近於傾家蕩產之時,名聲卻家喻戶曉,並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支持,他的公司的產品一下成了人們用著放心的熱門貨,供不應求。瀕臨倒閉的亨利,在很短時間就恢複了元氣,經營規模比以前最興旺時還擴大了兩倍。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後來他的公司一度成為美國食品加工業中最大的公司。
和在談判中承認自己錯誤和缺點是一樣的道理,與其日後被談判對手發現給你一次致命的打擊,倒不如在談判進行的過程中先承認了錯誤。這樣做的話,起碼可以維護自己的聲譽,在以後的行業競爭中為自己留下翻身的餘地。
有一家汽車公司,宣稱能製造出“全世界最優秀的汽車”,他們推出的一個廣告是這樣的:
整張照片的焦點,在於駕駛座位。底下有一行文字,寫著:抱歉,在汽車的行駛中,還可以聽到鍾的滴答聲。
美國艾上隆公司董事長有希耐一次在郊外散步,仍然看到幾個小孩在玩一隻肮髒且異常醜陋的昆蟲,愛不釋手。布希耐頓時聯想到:市麵上銷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優美的,假若生產一些醜陋玩具,又將如何?於是,他吩咐自己的公司研製一套“醜陋玩具”,迅速向市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