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九門提督嶽柱臣將軍也拜楊露禪為師,學習楊氏太極拳,並推薦他到旗營任武術教習,共中萬春、淩山、全佑三位旗營軍官為著名弟子,這三人都成為著名拳家,其中全佑成為吳式太極拳創始人。
同時,董海川也在肅王府收徒授拳,學習八卦掌者也不乏其人,市民居多,王公貴族居少,隻因八卦掌不似太極拳好學,其深奧之術頗多,董海川的著名弟子有\"瘦尹\"尹福、\"眼鏡程\"程廷華、\"賊腿\"施紀棟、\"翠花劉\"劉鳳春、\"小辮梁\"梁振圃、\"鐵胳膊\"魏吉祥、\"煤馬\"馬維祺等,與楊露禪的著名弟子萬春、淩山、全佑、嶽柱臣、王蘭亭、時紹南等人,各成旗鼓相當之勢。自此,太極拳、八卦掌這兩大內家拳湧入京都,占了上風,而外家拳一時風流雲散。
與此同時,北京會友鏢局更是興隆,三皇炮捶名手濟濟一堂,宋邁倫穩操舵向,東北、西北、東南、中南、西南各路鏢行,一帆風順,凱旋往返,可謂買賣興隆通四海,一路順風。會友鏢局的第二代人物孫立亭、王蘭亭、王毫亭、王顯亨,號稱會友鏢局\"四大亭\"。原來端王府總管王蘭亭兼學形意拳、三皇炮捶、楊氏太極拳多種拳術,融會貫通。會友鏢局還有高麟閣、高金湘、宋彩臣、\"鐵羅漢\"王福全、\"神彈子\"李五、\"大槍侯\"侯金魁、\"大刀\"劉德勝、陳有清、孫德潤、張殿華等高手坐鎮。宋邁倫又在家鄉碼頭李村創辦了\"南會友鏢局,\"由弟子袁長順、盧玉普主持。此時,宋邁倫的師弟於連登的六子於鑒來京找宋邁倫謀生,又將於門三皇炮捶帶到北京,於是於、宋兩種不種不同打法的三皇炮捶都在北京紮根。於鑒來到宋邁倫身邊,使宋邁倫如虎添翼。於鑒是於連登的第六個兒子,因身材矮小瘦弱,於連登不肯傳藝給他,誰料於鑒多年來暗地偷學,終成大器。等於連登知曉此舉為時已晚,故此臨終遺囑於鑒進京投師伯宋邁倫深造。
此時,武禹襄在陳家溝附近的趙堡鎮跟陳清平學習太極拳,從師學習三年後回到家鄉廣平府,他設館授徒,在陳氏\"老架\"和\"新架\"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拳藝,在其外甥李亦畬、同鄉人郝為真的協助下,創造出\"武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動作舒緩,步法虛實分明,進退旋轉時身體始終保持中正,以內勁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照管半邊身體,不相逾越,出手不過足尖,也是不縱不跳。以後,郝為真創造了郝式太極拳,郝為真的弟子孫祿堂又創造了孫式太極拳。
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正在廣平府廣授武式太極拳之時,武禹襄的哥哥、懷慶府舞陽縣令武澄清在本縣一家鹽店內偶然得到王宗嶽所著《太極拳譜》,這部拳譜正是陳家溝丟失已久的真譜,這可美壞了武禹襄等人,他將這部拳譜抄寫五部,一部送給陳家溝的陳有本,一部送給了趙堡鎮的陳清平,一部送給北京的楊露禪,另外兩部給了李亦畬和郝為真。
自從楊露禪到北京後,楊露禪的二兒子楊班侯在廣平府武禹襄開辦的學館裏讀書,在學館裏,楊班侯隻要一翻書就打盹兒。別人讀書,他總是趴在桌上打磕睡,或是琢磨著拳術。一天,武禹襄到外麵辦事,留下學生們在學堂裏讀書。楊班侯讀著讀著,兩眼又閉上了。這時,闖進兩個無賴,吵著要掀講桌。學生們不讓掀,雙方爭吵起來,楊班侯被吵醒了。他上前攔住兩個無賴。兩個無賴見他年小瘦弱,拳起拳頭朝他打來,楊班侯不慌不忙,猛地一個轉身,一搭手,一個無賴拋到門外。另一個無賴撲上前,也被楊班侯一腳踢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