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 1)

禪宗是我國佛教宗派之一。以禪定作為佛教全部修習而得名。相傳為菩提達摩創立,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時稱“南能北秀”。

北宗主張“佛塵看淨”的漸修,數傳後即衰微;南宗傳承很廣,成為禪宗正統,以《楞伽經》、《金剛經》、《大乘起信論》為主要教義根據,代表作為《六祖壇經》。

禪宗如果按中土初祖菩提達摩乘船入我國開始算起,到現在已有約1500年的曆史。而整個我國佛教的曆史也就近2000年。禪宗在我國發展的經曆,與我國佛教其它宗派比起來,可以說並不算太多的曲折,總的說來還是比較順利的。

按照佛教的說法,我國佛教史上曾經有過三次法難,一是北魏太武帝滅佛;一是北周武帝滅佛;一是唐武宗滅佛。隋唐時期一共建立了8個我國民族化的佛教宗派,但在經曆了最後一次滅佛運動以後,隻剩下了禪宗和淨土宗兩家還有一些勢力,其它幾個宗派都在曆史的長河中逐漸被淘汰。

1500年的禪宗發展史,它並不是一條上行或下行的直線運動,而是一條有高低峰的曲線運動。從菩提達磨至五祖弘忍時,是禪宗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時間約在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這時菩提達磨來我國後,先到南方再到北方,最後在少林寺的山洞裏潛心修道,雖然其間曾有一些人欣其禪法,據說魏孝明帝也曾遣使三次迎請,但是隻有弟子慧可一人得法。

從神秀、慧能至神會和尚時,是禪宗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時間約在7世紀中葉至8世紀末。神秀和慧能都是五祖弘忍的弟子。但是兩人在禪學的態度上卻是截然不同的。弘忍仍然實行的是傳統的達磨的《楞伽》禪法,以安心為要,在悟的過程中,以漸修而取得。

從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至元代,是禪宗發生的第三個階段。時間約在8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神會所宣傳的南宗是慧能禪和他的荷澤禪,但在南方江西、湖南一帶還有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人及弟子們致力於南宗禪弘揚。

懷讓和行思也同為慧能的弟子,曾追隨慧能到曹溪得法。他們與眾位弟子所傳的禪法,比慧能和神會的禪法顯的更加靈活多變,而且更為簡捷,自由開放,行使了機鋒棒喝,嗬佛罵祖等形式,創造了看話禪、默照禪等不同的禪機應用方法。

從元代至清代。時間約在13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元代皇帝信仰藏傳佛教,但對漢地佛教並沒有什麼惡感,隻不過管理佛教的仍是藏傳佛教的僧人。當時在貴族中,有一些人是禪宗的信徒,曹洞宗僧人曾經參與過佛道之爭的論戰。

元朝廷將佛教分為教、禪、律三家寺院,以屬於談義理的天台、華嚴、法相三家地位較高。因此有很多人又“從禪入教”,禪宗則受到抑製。

明代天下禪宗隻有臨濟和曹洞二家。朝廷對佛教采取了嚴格的控製,禪宗因此不能發展,也就更加走向衰落。至清代時,禪宗仍然處於衰微之中,但在民間的影響仍然不小。

這一時期,禪宗在理論上沒有什麼新的創新,隻是重複過去的一套說法,這也是禪宗沒有大的發展的原因。

自從建國以後,隨著國家對宗教文化的重視,全國各地許多著名叢林的恢複,以及許多高僧大德四處辛勞的宏發使得如今的禪宗再次興盛了起來。

經曆了數千年的發展,“禪”已經逐步融入到了人們的思想以及生活當中了,禪與養生,禪與健康,禪與生活,禪與科技等,各個方麵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尤其是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隻有去學禪,懂得了禪,明白了禪的智慧,才能夠調節好自我,才能夠獲取更大的成就!

本書從禪宗的一些基礎概念知識介紹禪宗的創建發展以及曆代的傳承,包括許多為此作出貢獻的高僧大德的介紹,一些著名的叢林清規的知識,以及禪宗文化的各個方麵,同時還精選了曆代一些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公案,讓讀者在了解禪宗的同時,更深刻、快捷的懂得禪宗的許多哲理。

本書為幫助讀者深入了解禪宗的內涵與實質,將許多原本晦澀的禪宗教義理論轉變成淺顯易懂的知識,語言生動有趣,不僅有言簡意賅的哲理公案,而且將禪與人們的生活、健康、工作、學習、養生以及現代科技等方麵的密切聯係做了精簡的闡述,集知識性、趣味性、故事性、實用性於一體,能幫助廣大的讀者認識禪宗、解讀禪理,對禪宗這一古老而優秀的精神文化遺產有一個深刻的了解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