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奪地2(2 / 2)

小漁村的地價越炒越高之後,聰明人突然想起離小漁村不遠的濱海市有大片土地還沉睡在農民懷裏,於是地皮商紛紛擁來濱海。頃刻間,濱海的地皮也火了起來。濱海這麼大,自然不止曾國亮一個人在打主意。期間也湧現了好些個商人。其中有個叫鍾良平的觸覺靈敏過人,一天內開辦了兩個房地產公司,拿了很多地。鍾良平是濱海市裏的混混,論涉黑手段,比曾國亮更狠。狠到什麼程度呢?90年代,鍾良平想要兩塊地,送了兩份報告給市計委。批項目像放屁一樣輕鬆的市計委立馬簽字蓋章。很快,鍾良平帶著市國土局長到一片水田旁邊指指點點說:“我就要這兩塊。”然後取了藍線圖去跟地皮商討價還價。鍾良平以前幹的就是這種無本買賣,純屬土地掮客。

但是這些地賣出後,修房子並不多,都是在倒騰土地。90年代中期土地忽然降溫以後,這些地都是荒蕪狀態,可謂雜草叢生。

董立平來了以後,提出要盤活閑置土地,處理當年房地產熱遺留下來的問題。李海濤看了非常感興趣,立即抽調有關部門有關人員組成工作班子開展工作。鍾良平當天就得到這個信息,他表示要支持政府盤活房地產,準備收購部分土地建商品房,緩解居民住房緊張的局麵,為政府分憂,以實際行動支持市裏的住房改革。董立平對他的想法非常讚賞。李海濤也覺得是一件好事,說:“搞一片示範小區,對提高城鎮居住檔次有好處。有什麼具體想法,你可以多找董立平談,讓他支持你。”

鍾良平看中濱海廣場旁邊的100畝閑置土地。

濱海廣場原來規劃150畝,後來市裏沒有錢花,將100畝賣給了一個香港人。盡管當時群眾議論紛紛,說150畝的廣場不是大了而是小了,現在居然還要減到50畝。但群眾意見當然最終沒能左右政府賣地。而香港人搞個開工典禮就將地炒給了一家實力雄厚的外省銀行,行長拿國家的錢做自己的生意,為了擴大影響,他在濱海舉行了一次空前的剪彩活動,請來了省市領導,紅綢布拉了整整30米。由於參加剪彩的人太多,當年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司儀宣讀剪彩的領導名單沒有某個市委副書記的名字,這位副書記讓秘書去問是不是漏了。司儀說由於領導來得多,沒準備那麼多剪刀。副書記馬上說他車上有一把。於是副書記就站到紅綢帶的最邊上。但裝剪彩剪刀和紅包的盤子就那麼多,端盤子的禮儀小姐也隻有那麼多,輪到發紅包時就出差錯了。如果這個差錯出在別人身上還好辦,隻要有錢,紅包臨時加一個並不難,但偏偏是市委書記市長的紅包調錯了,托著盤子的禮儀小姐一轉身,書記市長的方位不對了,兩個禮儀小姐將紅包送出去才知道弄錯了,書記市長想想也覺得不對勁,知道紅包錯了很不高興,都認為自己的紅包應該比對方的大,書記想,我是市委書記,層次比市長高,紅包也應該大,市長想,這塊地我暗中出了不少力,人家給的紅包肯定大。但這種事又不好明說,兩個都漚在肚子裏不高興,後來兩位禮儀小姐傳出來,說銀行那個行長專門為這事向書記市長道歉,還賠了一份禮。

剪彩後3個月,因為地價不斷下跌,始終無法出手,那個行長就從18樓上跳了下去。據說,那天剪彩的人從23個增加到24個,不吉利,二十四,容易死。

盤活土地,董立平決心恢複廣場150畝的規劃。正當董立平雄心勃勃要籌劃新的濱海廣場時,鍾良平的要地報告通過市政府轉到他手上了。

“哪裏我也不要,就要這100畝地。”鍾良平說。

“哪裏都行,就這100畝不行。”董立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