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又賣不掉。於是八達建設開始低價收樓。這些公司麵臨的路隻有兩條,一是把樓低價賣給八達集團,二是苦苦堅持,等待資金鏈斷裂。
這會搞房地產的,大多是建築工人出生的土老板,對於金融、資本之類的概念很陌生,僅限於初中政治課本的水平。大家都不懂八達建設的玩法這樣搞那不是自殺嗎?
八達建設稱得上是土房地產開發老板的經濟學啟蒙老師,高買低賣看似沒道理,其實是低價傾銷,利用時間差,掌握充足的現金流。
大家並不看好八達建設的玩法,覺得玩到最後,死的是八達建設。可八達建設還沒死,一些小公司被八達建設的低價策略給擠垮了。八達建設利用手裏充足的現金,瘋狂地收購已經斷了資金的樓盤成品。成功收購了多家樓盤後,八達建設從銀行貸到很多的款,開始了新一輪的瘋狂收購……
剩下的人徹底看傻了。於是計劃聯合起來停止向八達建設供樓,否則樓價快被八達建設拉崩盤了。統一戰線建立起來頗費周章,大家好不容易才達成共識,打算聯合起來和八達建設抗衡到底。誰知道,在統一戰線成立的節骨眼上,又傳來八達建設收購四環區域地塊的消息,這意味著即使他們不向八達建設供地,八達建設照樣能堅持。但問題是,這個區域的房價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他們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雪上加霜的是,戰線裏出了叛徒,背著大家賣樓給八達建設。統一戰線還沒真正成立,已經宣告瓦解。
八達建設用充足的現金流擠垮周邊的樓盤不說,還把這個區域的地價炒得比天還高,並且手裏有著大量的地塊。當有人看懂這個玩法也想玩一把過後,卻發現,玩這個需要難以想象的雄厚資本,隻能作罷,眼睜睜地看著八達建設掙錢。到了後來,多家房地產商開始投靠在八達建設集團名下,力圖分一杯羹,共同炒地掙錢。此刻的八達集團,就像洪水猛獸,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這些都是後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八達集團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硬生生地,把地價從500萬一畝左右,拉高到了幾千萬,甚至過億。這些事情,基本都是趙長海出麵完成的,我隻是在背後指揮。到了後來,趙長海已經變成了一種神秘的傳說。
我在北京開了幾天會後,就回去處理海防堤出的問題。
回到濱海,剛準備洗個澡,上床睡覺,正在脫衣服,劉永華急匆匆打來電話:“霍書記,回來了嗎?”
“剛到。”
“你看沒看電視?”
我說:“怎麼了?”
劉永華說,“今晚本省新聞節目裏把濱海海防堤垮塌的事曝光了!”
我打開電視,連連調台,找到本省新聞。電視裏十分熟悉的女播音員說:“新聞節目播送完了,謝謝收看。”
我丟開遙控板,坐在床邊上問:“電視裏都說什麼了?”
劉永華說:“我一看正在播放垮塌的大堤的新聞,就給你打來電話,具體的我也沒聽清楚……”
我撥通電話楊雨林電話:“雨林嗎?你看到省台新聞節目了嗎?怎麼回事?......省水利廳找的記者?這不是出我們濱海的洋相嗎?!都播出去了還說什麼?這不是要我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