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我的詩歌情懷(2 / 2)

觀察生活、針砭時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義務。我親眼見到有人為了疏通關係,把耗時半年、日夜辛苦拚織而成的心血“十字繡”送給達官貴人。有感而發,寫下了《十字繡》:“碧山綠水鬆色青,繡女半年絹帛成。博覽權貴傾心笑,贏得衣食愁勿生”,用詩作為武器對腐敗現象給以鞭笞。

哲理篇是一個高深的課題,沒有信心和勇氣是不敢問津的。我在長期的實踐和失敗之中總結經驗、密思細想,探討寫出了“春花爛漫花飄香,千蜂萬次晝夜忙。為花做媒不求酬,默默奉獻普華章”“樹木生長刻年輪,時光流逝有歲痕。人生足跡皆是印,要留正氣滿乾坤”和“人生像杯茶,苦澀蘊甘醇。糖多茶亦酸,遮蓋茶馨味”。通過吟詩寫詩堅定了我的人生誌向,樹立了宏偉目標。

曆史篇一般人不願涉及,有不少朋友勸我別寫。但我經過慎重考慮,還是進行了挑戰。《題項羽》“千斤重鼎舉空立,橫掃暴秦百萬裏。烏江忍恥重卷土,霸王未知勝有期”;《清千古之謎》“史檔未存宮未載,編撰四庫人存疑”;《王昭君》“漢道鼎盛武將勇,何需弱女充使臣”;《曹操墓考》“一首《觀滄海》,譽滿響文壇”“我言丞相功,未曾戴帝冠”。學習曆史、謳歌曆史更加拓寬了我詩詞寫作的視野。

四川地震,滾動的字幕時時扣人心弦,使我熱血沸騰、夜不能寐。因此,也就踏著節奏寫出了地震章節:“舉國同悲三分鍾,國旗低垂默無聲”“人間煉獄精誠至,彙集智睿映朝霞”“國人痛揪心,天府受難罹。巍峨中華地,黨擎天民立”“徹夜輾轉難入眠,千裏之外同胞牽,欲能插翅飛將去,救得生命一線還”“危難來臨有大愛,敢將血肉築護堤。為人師表燭燃盡,感動鬼神為之泣”一係列詩歌,發表於詩歌網頁,受到了網友的稱讚和嘉獎,使我更加鼓起了寫詩的勇氣。

我熱愛大自然、眷戀花草,“靜看人間春夏冬,唯有冬日樂開懷”“香飄十裏來報春,誘蠱千蟲解冬眠”,是我筆下梅花的性格;“不畏霜霧寒風開,笑迎嚴冬露臉龐”是菊花的風範;“春來不是中頭彩,園裏缺它失妖嬈”是桃花的嬌態;“骨中盡透剛毅勁,氣宇軒昂衝蒼天”是虎皮蘭的錚錚鐵骨;曆代文人對竹子都很青睞“櫛風猶覺杆挺直,沐雨更顯竹節青”是我筆下竹子的傲骨和氣節;“點綴春色無限美,巧奪天工不梳妝”是我對連翹花的褒獎。詩歌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為一首好詩而陶醉數天,恨不得時時與人共享。

“長江掀起千重浪,黃河咆哮億民情”是我發自內心對祖國的熱愛。“迎風不改鐵骨錚,屹立挺拔抵洪流”是我對黨的歌頌。“農家戶戶奔小康,國強民富最相宜”是我對勞動者的樸素情感。本書收集的詩歌,是我近四十年來的積累,經曆了我大半個人生。我所寫的詩雖然沿著古詩的套路,但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所以詩都比較通俗。“沒學幾天藝、經曆風雨稀,本是鄉下人,班門弄斧技”就是本人的自嘲詩。

四十餘年耕耘路,詩歌首首嘔心血,詩歌伴隨我走過了半輩子曆程,詩歌還將伴隨我走向未來歲月。

這本書的出版,得到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中國流通經濟》雜誌總編輯、著名教授陳建中在百忙之中為本書寫序,山西運城學院副院長、著名教授王卓民為本書題封、修改和寫序《平淡之中見真情》,“二十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國際金獎得主戴玉春博士為本書書寫《春之聲》和《大樹參天》詩,原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銀行行長李怡農為本書寫跋,運城高專黨委書記劉建政對本書的修改和指正,本人在此深表感謝!對北京中環晉榮公司董事長王濤和北京中建瑞斯公司孫晉平董事長的傾力支持一並表示感謝!

作者於北京

二〇一二年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