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 / 2)

基辛格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期間,曾為兩位總統服務過——尼克鬆和福特。他與尼克鬆的關係頗具傳奇色彩。在某種意義上,倆人可以說個性一致、觀點一致,並且都對外交事務有著強烈的興趣。尼克鬆利用基辛格的頭腦和理論體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外交輝煌,基辛格仰仗尼克鬆的恩寵以一個小小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身份進入世界名人圈。但終因基辛格功高震主,倆人成了一對“怨偶”。嫉妒的尼克鬆一心一意想降低基辛格的知名度(如果不是水門事件,他或許已經成功了)。基辛格一方麵抓住一切機會自我標榜、招搖過市,另一方麵對總統誠惶誠恐,極盡拍馬之能事,因為骨子裏基辛格對尼克鬆懷有一種仆人對主子的感情。

基辛格與福特的相處則輕鬆自如。福特欣賞基辛格的才華,容忍他好出風頭的脾氣。雖然福特光明磊落的個性沒能改變基辛格好秘密行事的風格,但在他當總統期間,基辛格的外交政策更富有道義特征。福特打心底裏喜歡基辛格,1984年,當他從他所屬的大公司董事會退下來時,他建議讓基辛格頂替他。基辛格在任福特的國務卿期間,私下裏有時抱怨福特是榆木腦袋,但語氣並不尖酸刻薄,而是帶一種關愛的口吻。“聽到我父親談福特,看到他在新總統麵前那樣自在,的確很感人。”大衛·基辛格回憶道。

關於基辛格傳,國內曾有幾種版本。有的因出版較早,基辛格八九十年代的情況沒有記載;有的則側重於他的某一方麵。而本書則通過大量翔實可靠的資料,將一個完整的基辛格展現在讀者麵前,尤其是八九十年代鮮為人知的情況。同時,本書對基辛格的童年、少年生活進行了詳盡的描述。關於這一點,基辛格在他的自傳中是隻字不提,其實這對他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雖然他一再強調嚴酷的納粹時代及他的13位親人慘遭屠殺的事實沒有給他的個性打上烙印。但他這種自欺欺人之談隻能說掩蓋了他內心深處的恐懼:他害怕過多地談論自己被迫害的經曆,會在美國引起那些反猶太人強硬派的反感和對他的攻擊。

實際上,他在政治生涯中屢次表現出來的缺乏安全感、對人極端不信任、死撐硬漢子形象,如飛蛾撲火似的急於求得批評者的認同等等都是源於他童年、少年的痛苦經曆。“基辛格是個強者,但納粹能夠侵害他的靈魂。”弗裏茨克雷默爾——基辛格第一位恩人評論道。

1996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