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權力的擢升(1 / 1)

對尼克鬆來說,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很快令人厭倦了,因為每討論一個問題,他就要親自麵對羅傑斯和萊爾德的反對,更不用說他們這兩個部門在考慮問題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拖遝的官僚作風和泄密的可能性。1968年7月上旬的一個早晨,尼克鬆私下會見霍爾德曼時正式決定加強基辛格的重要性,大部分外交政策問題不再拿到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討論,而是由尼克鬆、基辛格私下決定。

“誰對此有異議,誰就辭職!”尼克鬆一再強調。

這正中基辛格的下懷,打從一開始,他就在尋求與尼克鬆私下製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

新聞界起初還以為真像尼克鬆所說的,他要把權力交給他的內閣,但很快他們嗅到了這個權力轉移。基辛格任職三星期後就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麵,《紐約時報》報道說基辛格接管了本屬國務院的外交政策製定權。

國家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安會)會議變成了一個過場。尼克鬆開個頭,便讓基辛格把問題呈交上來。有關各部門對問題的不同意見,雖然也放在國安會頭頭腦腦的桌上,但隻有尼克鬆和基辛格有概要和建議方案。秘書們甚至在國安會召開之前就可以起草總統決定了。

尼克鬆還有基辛格班子為他準備的談話紀要,這些紀要預見到羅傑斯或萊爾德會說些什麼,並為總統提供了駁回他們看法的論點。華盛頓的權力渠道是直接掌握資料,基辛格不信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他命令中央情報局提供更多的原始數據而不僅僅是評估和結論。

基辛格還直接和軍隊打交道,萊爾德為此很不高興,但基辛格堅持己見,要求海軍上將祖維特為他提供谘詢。

靠淩駕於官僚機構之上,基辛格驅散了多年籠罩在國防部和國務院的陳腐氣息。他要求助理們對這兩個部門呈交總統的混亂不堪的報告進行修改,使其包含的選擇方案一目了然,尼克鬆非常欣賞這種新穎、出色的修改過程。

第一年夏天,基辛格和尼克鬆就已不再用備忘錄交換意見,而是數小時地泡在一起討論。連霍爾德曼都開始怨恨基辛格獨霸的時間,但他知道他的主子就喜歡這種詭秘的方式。

美國外交的基本原則是所有與外國政府的官方交往必須通過國務院這條渠道,即使是總統特使也不例外。

顯然,基辛格和尼克鬆不喜歡這種方式。剛上任不久,基辛格開始建立與蘇聯的幕後途徑。在一個蘇聯大使館舉辦的招待會上,一名官員找到基辛格,說大使多勃雷寧因患感冒正在樓上休息,希望能見到基辛格。他上樓後,多勃雷寧熱情而又圓滑地接待了他,並請基辛格為其安排一次與尼克鬆的會晤,他要轉交一封他們領導人的信。

基辛格過後說是尼克鬆要求不讓羅傑斯參加這次會晤,但尼克鬆卻說是基辛格的主意。不管是誰的主意,這次會晤沒有羅傑斯。會晤時,尼克鬆聽從了基辛格的建議,同意由基辛格與多勃雷寧建立一條正式的秘密外交渠道,凡是敏感的外交問題都由基辛格出麵談判。

此後,多勃雷寧每星期來一次白宮,從白宮東側的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門進去,到富蘭克林·羅斯福謀劃戰略的地圖室與基辛格見麵。國務卿羅傑斯對此毫無所知。

這種幕後途徑很符合尼克鬆和基辛格的個性,他們都不信任別人,都好秘密行事,並且秘密外交還給他倆樹立了一種頗富浪漫色彩的獨行俠的形象,基辛格自己也承認這種方式滿足了他,也許還有多勃雷寧的虛榮心。

§§第七章 竊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