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成功辦事要有技巧(3)(2 / 3)

楚臣更加吃驚,心想:鼓打不響,大大不吉利。還是奏稟楚王放了他吧!

像蹶由這樣陷入如此危險的境地時,如果沒有高明的自我辯解能力,那一定會人頭落地。可見,自我辯解,是在困境中找梯子下台的重要法寶。

聲東擊西,達到目的

聲東擊西的說服方法,就是通過曲折隱晦的語言形式,把自己的思想、意見暗示給對方知道。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既可達到批評的目的,又可避免難堪的場麵,所以常被用來作為說服的有效手段。

19世紀意大利有個著名的作曲家羅西尼。一天,一個作曲家帶著一份七拚八湊的樂曲手稿來請教他,演奏過程中,羅西尼不停地脫帽。

那位作曲家問他:“屋裏太熱了?”

羅西尼回答說:“不,我有見到熟人脫帽的習慣,在閣下的曲子裏,我碰到那麼多熟人,不得不連連脫帽。”

羅西尼巧妙地用“那麼多熟人”來暗示曲子缺乏新意,抄襲太多,含蓄又明確地向對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既不傷情麵,又達到了闡明己意的目的。

戰國時,公輸般替楚國造雲梯,準備用它來進攻宋國。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就由齊國動身,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國的郢都見公輸般,勸說他不要為楚國造雲梯攻打宋國。

見麵後,公輸般問:“先生有何指教?”

墨子故意說:“現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你的力量殺了他。事成之後,我送您一千兩黃金。公輸般很不高興,斷然拒絕道:“我是講仁義的,不能隨便殺人。”

墨子見公輸般口稱“仁義”,正中下懷,他立即借題發揮,慷慨激昂地說:“請允許我向您進言。我在北方聽說您造了雲梯,要去攻打宋國,但是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本來就是地廣人稀,卻拚命在戰爭中葬送自己本來就不足的人民,去爭奪自己已經很多的土地,不能算是聰明;宋國沒有罪而您卻要去攻打它,不能算仁愛;懂得這個道理,卻不身體力行,以理抗爭,不能算是忠臣;抗爭不達到目的,不能算堅強;殺一個人認為不義,卻去殺多數人,不能算會類推事理。”

公輸般被墨子說得無言以對,隻好承認自己為楚國造雲梯去攻打宋國是錯誤的。在這裏,墨子先借由請求公輸般助殺他人的一番話來“聲東”,誘使公輸般亮出“我是仁義的,不能隨便殺人”的觀點,給墨子的“擊西”提供了最需要的大前提,墨子立即抓住契機,雄辯分析,向公輸般連發責難,使公輸般欲辯無詞,除了認錯,別無他路。

異曲同工,委婉暗示出奇效

暗示,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特殊方式,暗示者出於自己的目的,采取隱晦、含蓄的語言,巧妙地向對方發出某種信息,並以此來影響對方的心理,使其不自覺地接受一定的意見、信息或改變自己的行為。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有位十七歲的女孩很幸運地在一家高級珠寶店找到了一份售貨員的工作。這天,店裏來了一位青年人,衣衫襤褸,滿臉悲愁,雙眼緊盯著那些寶石首飾。

這時,電話鈴聲響了,女孩去接電話,一不小心,碰翻了一個碟子,有六枚寶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拾起其中五枚,但第六枚怎麼也找不著。此時,她看到那個衣衫襤褸的青年正慌張地朝門口走去。頓時,她意識到那第六枚戒指在哪兒。當那青年走到門口時,她叫住他,說:“對不起,先生!”

那青年轉過身來,問:“什麼事?”

女孩看著他抽搐的臉,沒做聲。

那青年又補了一句:“什麼事?”

女孩這才神色黯然地說:“先生,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找工作很難,是不是?”

那青年緊張地看了女孩一眼,抽搐的臉這才浮出一絲笑容,回答說:“是的,的確如此。”

女孩說:“如果把我換成你,你在這裏會幹得很不錯!”

終於,那青年退了回來,把手伸給她,說:“我可以祝福你嗎?”

女孩也立即伸出手來,兩隻手緊握在一起。女孩仍以十分柔和的聲音說:“也祝你好運!”

那青年轉身走了。女孩走向櫃台,把手中握著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處。

這本是一起盜竊案,人們一般的處理方法,不外乎大喊大叫,設法抓住偷竊者。而這位女孩卻用一席彬彬有禮的暗示,達到了使小偷歸還偷竊物的目的,那小偷也沒有當眾出醜,非常體麵地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試想一下,如果女孩也是大喊大叫,能有這樣的結局嗎?不可能。說不定她還會為此受到傷害。

南唐名臣申漸高也善用這種方法。有一年,南唐稅收苛嚴,百姓不堪重賦。很多大臣勸諫烈祖減輕賦稅,都沒有結果。當時逢京師又遇大旱,民不聊生。

一天,烈祖問群臣:“外地都下了雨,為什麼唯獨京城不下?”大臣申漸高一聽,正好抓住這個機會進諫,又不能直言,便詼諧地說:“因為雨怕收稅,所以不敢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