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風趣之能(1)(2 / 3)

1瀟灑出幽默

幽默是智者的邏輯,是慧者的感情。它們的一致性或許遠遠超出了我們的了解,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們的真實性。它們在認識事物上所達到的深度以及方法上的意義,都讓我們為之叫好。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幽默從哪裏來,答案當然是瀟灑。陷入功利情結中的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灑脫具有的美感和幽默具有的審美情趣是完全一致的。他們都源於距離。這個距離,在生活中就表現為情趣和格調。從邏輯的角度看,幽默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能夠看穿事情背後的真象。

二是能夠在眾說紛紜的亂象中找到事實真象。

三是能夠接受現實和現象。

上述三項條件缺少一個,幽默都很難成立。而瀟灑的姿態正是洞穿了事情背後的真象,並且能夠在眾說紛紜的亂象中,找到一個真實的自己。如果他願意承認不合理的現實,接受不合理的現象,在他自身的那個與勢利態度有距離的位置上,他所能采取的表達方法,除了置之不理,更合情理、更自然的表達方法便是幽默。在生活中無論男女,隻要你灑脫,都會讓人尊敬。幽默表現出趨利避害的上乘功夫。

“忍得疼”方有絕妙俏皮話

莎士比亞說得好:“簡潔是語言的靈魂。”很多時候一句俏皮話,抵得上千言萬語。俏皮話也是口秀的一大特點,這包括,隨機應變說出的一句精彩的即席妙語。妙語也罷,俏皮話也罷,並不一定非要令人捧腹大笑,它也許隻帶有一點點的幽默,又具有一點悲情,她大多是一個頗為讓人怡悅的素材,傳遞著一個可愛的訊息。

比如一個有關已故的肯德雞炸雞創辦人,桑德斯上校的故事。

他有一次坐飛機的時候,有個小嬰兒不停地大聲哭叫。不管他的母親和空中小姐如何地哄騙都無法使他安靜下來。最後上校站起來,他問這位母親是否可以讓他抱一抱這位小嬰兒。然後當他把這個孩子抱在懷裏輕輕地搖晃時,這小孩子竟然很快地安詳睡去。

在上校回到他的座位時,他旁邊的一位乘客禮貌地向他道謝:“我們都很感激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上校回答說:“我做這件事情並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這個孩子。”

政治人物都很善於運用幾句開場白來點出全部演講的要旨。

1988年李察·蓋哈特在退出總統競選的退出演說中,開場說道:“人家說在胖小姐(布什夫人身材略胖)唱歌以前,歌劇就不算完。前天晚上我們在密西根州的失敗之後,我就很清楚地看到她走向麥克風。”

這段話很俏皮、輕鬆,可以讓你嗬嗬笑一場,而它同時也精確地告訴你他下麵將要講些什麼,使別人知道他將要發表退出競選的聲明。

不爭吵是格調高雅

有個男人是個禿頭,所以他總是戴著帽子。他跟夫人一起外出時,總是擔心夫人開車的技術不好。有一次他對開車的夫人說:“今天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十二部車子撞成一堆。你知道怎麼回事嗎?原來是有個女人打了左轉方向燈,有十一個駕駛人相信她。”夫人說:“我知道,開車最差勁的就是那種戴著帽子的老頭子。”

這可以說是偏見對偏見,但他帶來的是笑聲,而不是爭吵。

在兩個親密的人之間,語言上的衝突不僅可以存在,而且對他們相互的關係還是有幫助的,十分必要。在夫妻、姐妹、父子、母女之間也是如此,不要片麵地理解衝突。我們相信,任何密友或情侶,隻要有誠意交往,對對方抱有強烈的希望,便會對對方有更高的要求,以此加強雙方的關係,滿足自己的願望。這種做法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到對方的理解,或者是完全的接受,所以就會產生衝突。在這時隻要彼此都能敞開心扉,通常衝突都不會升級,更不會動用拳頭和指甲;但若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誤會,從而產生隔膜。在傳統的人群中間,這種合理的衝撞,很難保持在平衡的狀態,所以經常會出現大吵大鬧的現象。盡管這種大吵大鬧的事不值得欣賞,但是這往往表明,他們的生活中很少有謊言和壓抑,而且能摒棄成規。他們的共同生活的內在緊張感及挫折感會大大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一輩夫妻,他們既是經常絆嘴爭吵,又能長相廝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