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風趣之能(1)(3 / 3)

有位先生的姑父姑母就是這樣一對可愛的老人。兩位老人每年都吵架,甚至一年吵好幾次。到了六七十歲還在說離婚,可他們是真正分不開的夫妻。1997年姑母病逝時,身體狀況良好的姑父,僅隔一個禮拜,就悄悄離開了人世。這是老一輩人的故事。

現代人對感情生活的要求更高了,有了矛盾和衝突不一定非表現為直接的爭吵,也不會過度地壓抑自己,而是利用更有品位、更有水平的語言來渲瀉,這樣既沒有傷害別人,又平衡了健康的感情。在諷刺、幽默、俏皮話和妙語之爭中,達到雙贏的結果,這就是現代生活的格調。

語言的表達有各種不同方法,人們常常因為說不好話而感到苦惱,有時為對方不知道自己的意思,或對方對自己所說的話沒有反應而擔心,我們探討語言不僅僅是為了傳達意思,而是用優美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品位。

這是每個家庭中經常發生的事情:

“喂,上班時間到了。”

“真的嗎?我不是告訴你,早點叫我起床嗎?”

“叫了老半天也不起來,還好意思說這種話!”

“你說什麼?”

相信每個人幾乎都有這種經驗,甚至於往往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導致夫妻間的爭吵。就丈夫心理來說他當然想多睡一會兒,但就太太來說,自己一大早起床做早餐,還要叫丈夫起床,但卻一定要等到來不及時才匆忙起床,卻還要怪她。

然而你隻要改變一下方式:

“喂,上班時間到了,你看,已經七點三十分了,到現在才叫你,想叫你多睡會兒……”

“那我豈不是沒有時間吃早餐了。”

“我想……”

“算了,我動作快點。”

“現在就吃早餐好嗎?”

“對。”

這種對話比前麵是否要柔和,具有人情味呢;同樣一件事,兩種結果,這就顯示語言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假如你把語言再換一下,就可以使丈夫早點起床。

“你總是喜歡賴床”

“晚上早點睡,每次早上就不會起不來。”

著名作家梁實秋擅長講演,獨具風格,給友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師大任教期間,當時的校長劉真常請名人到校講演。有一次,主講人因故遲到,在座的師生都等得很不耐煩。

於是,劉真便請在座的梁實秋上台給同學們講幾句話。

梁實秋本不願充當這類角色,但無奈校長有令,隻好以一副無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說:“過去演京戲,往往在正戲上演之前,找一個二三流的角色,上台來跳跳加官,以便讓後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我現在就是奉命出來跳加官的。”

話不尋常,引起全場哄堂大笑,驅散了師生們的不快。

這種溫柔的語言,對方想生氣也辦不到,語言的魔力產生了效果。

2談話的方法和能力

我們日常所說的話與真正的語言相差很遠,有些人認為隻要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對方,就是語言的完成,實際上語言並不是這麼簡單。

有人問一個人在政界中如何處世,羅斯福回答“帶大棍子,小聲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