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孩子一生的88個勵誌故事22(1 / 2)

上帝隻給他一支畫筆

文/方益鬆

從小,他就沒有給親戚朋友們留下好印象:頑皮,好動,不討人喜歡。而且,不管是在自己家裏,還是親戚家裏,牆壁和家具上,總是被他用鉛筆或者水彩筆塗抹亂畫,搞得一團糟。

上學後,他更是備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冷落。他沉默寡言,成績也總是在全校排名倒數。課本上,被他畫滿了各種表情的人物,為此,他沒少受到老師的責罵。一個簡單的生字,他默寫的總是倒筆畫,而且張冠李戴、缺胳膊少腿;一篇短短的課文,同學們朗讀幾篇就可以輕鬆背誦,而他,卻總是丟三落四、潰不成軍。

每周一次的班會,他的父母總是要被例行請到老師的辦公室,麵對老師的指責,垂首弓腰。甚至即使是假期的補習班,他也不斷地被輔導老師勸退。但是,他對漫畫卻有著強烈的愛好,4歲時就喜歡在稿紙上塗塗畫畫。

念中學的時候,他像一個皮球一樣,被所有的學校踢來踢去,連最差的學校也不願意要他。為了兒子的學業,父母不得不求爺爺拜奶奶,人前人後,說盡了好話。在這期間,他陸續在裝訂的草稿紙上畫了好幾本自我獨創的漫畫。盡管不被任何人看好。

由於升學無望,再加上為了謀求生計,他不斷地變換工作。最初,他在玻璃廠做過拌料工,後來先後在澡堂傳過毛巾,在電影廠買過票,在冷飲廠包過冰棒,甚至在百貨站跟車裝卸貨物。但即使在這一段人生最為艱苦的時光,他依舊沒有停下過手中的畫筆。

1985年他入伍服役。在軍中的每個晚上,熄燈後,他蒙著頭,鑽進被窩, 用手電筒照明,偷偷創作了《雙響炮》,並且與同年連載於台灣《中國時報》,由此引爆了台灣乃至世界上第一波四格漫畫熱潮,並且逐漸成為當今漫畫界最受矚目的新人秀。

他的漫畫《醋溜族》專欄連載十年,創下了台灣漫畫連載時間最長的紀錄。其漫畫作品《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等在內地青年男女中影響極大。並且其多篇作品被製成同名電視劇,受到很多人的喜歡。

是的,他就是朱德庸,台灣最著名的漫畫家。麵對記者的鏡頭,他曾經坦言,在長達十幾年的學生時代,即使是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很笨。直到長大了,他才知道,那是因為自己對文字類的東西接受能力很差,隻有對圖型的東西才特別敏感。

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上帝,這個上帝就是你的理想與抱負。很多時候,上帝所給與我們的東西也許並不多。但是,隻要我們不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發揮自己的強項,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能,那麼,即使上帝隻給我們一支畫筆,也同樣可以把生命描畫出五彩斑斕的色彩。

哭也要哭出經典

文/方益鬆

看了一期魯豫有約,一名女星在和主持人在屏幕上相互促膝,侃侃而談。話題由演技不經意間談到哭場,女星講了這樣一個細節:在片場,我一通痛哭流涕、地動山搖之後,那種投入與震撼,幾乎令片場所有的人都鴉雀無聲了。而瓊瑤阿姨則像審視陌生人一樣,麵無表情地盯著我,大約20秒鍾後,僅僅無關痛癢的問了我一句,你還能哭的再難看一些嗎?也許,像那個女星一樣,我們所有人都根本無法知道瓊瑤此話的褒貶。

接下來的訪談,才慢慢知道。原來,在那部古裝戲的現場,身為製片人的瓊瑤是說該女星哭的表情不夠經典和精致。單單是那一出哭戲,整整補拍了10次。

哭也要哭出經典和精致?看著魯豫不解的表情,我也深有同感。相信,看到那期節目的人,彼時,都有著同樣的困惑。

作為備受全世界華人矚目的知名女作家,瓊瑤著有六十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部部都經改編拍成淒美的電影或電視劇,且無不蕩氣回腸,精彩絕倫,可以說,賺盡了億萬中國人的愛與淚。她的每一部小說都是極其嚴謹,無論是時代背景和曆史人物,無不從大量的史料文檔中一一查實,力求真實的還原曆史。即使是每一個標點符號和每一個字詞的斟酌,瓊瑤也無不親力親為。以至於台灣某學者在編撰曆史教科書的時候,也大量參考了瓊瑤劇作中的情節。

每一部影片的拍攝,瓊瑤無不親臨現場,親自挑選劇中的男女演員,圈畫出人物生活環境與社會背景。並且所有的台詞都要求演員絕對不能更改。哪怕他說得再拗口、再肉麻,都要嚴格按照瓊瑤的劇本一字不落地說出來,甚至包括“哼”、“啊”之類的感歎詞,更不允許有絲毫的臨場自我發揮。為了選擇一個完美的場景,劇組往往要驅車幾個小時。即便是片中最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僅僅是那一兩秒的鏡頭,瓊瑤也要嚴格篩選。用瓊瑤的話說,群眾演員不是行屍走肉,任何一個影視作品都是由無數個這樣的一兩秒鍾拚湊而成的。也正因為此,在瓊瑤的劇作中,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力求做到唯美且令人賞心悅目,給人以美的享受並且令人無可挑剔。劉威葳在回顧首次同瓊瑤、同港台導演合作的感受時,曾這樣感慨:“瓊瑤對劇本要求嚴格,基本上一個字都不能亂改!瓊瑤有時不像藝術家,倒像一位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