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髯飄拂,身軀偉岸,手揮偃月三亭刀,身騎千裏追風馬的高大勇猛的英雄形象展現在讀者麵前,他足使敵人聞風喪膽、魂消魄散。“活神道”一詞把關羽比為神仙,高度稱讚之情溢於言表。在第二折中司馬徽向魯肅描繪神勇之姿:
[滾繡球]他尊前有一句言,筵前帶二分酒,他酒性躁不中撩鬥,你則綻口兒休提著索取荊州。(魯雲)我便索荊州有何妨?(末雲)他聽的你索取荊州嗬,(唱)他圓睜開丹鳳眸,輕舒出捉將手;他將那臥蠶眉緊皺,五蘊山烈火難收。他若是玉山低趄,你安排著走;他若是寶劍離匣,你則準備著頭。枉送了你那八十一座軍州!
五蘊即佛教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山指甘泉彙聚內心。這支曲子對關羽的外貌作了形象的刻畫:丹鳳眸、臥蠶眉。在《三國誌·關羽傳》中,唯一的容貌描寫是稱“羽美須髯”。《三國誌平話》卷上雲關羽:“生得神眉鳳目,虯髯,麵如紫玉,身長九尺二寸。”而關漢卿把關羽容貌描畫融入了動態,性烈如火的他丹鳳眼“圓睜”,臥蠶眉“緊皺”;即使在醉酒之時也掩飾不住英雄的神采氣韻。在第三折當魯肅所派送信使者黃文看到關羽後也不禁讚道:“看了關公英雄一個神道相。魯子敬,我替你愁哩!小將是黃文,特來請關公。髯長一尺八,麵如掙棗紅。青龍偃月刀,九九八十斤。脖子裏著一下,那裏尋黃文?”作者運用層層烘托、渲染的藝術手法塑造了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英雄形象。
關羽不僅具有魁梧挺拔英雄之姿,而且具有顯赫功勳的英雄之業。第一折中魯肅問喬公“他便有甚本事?”喬公讚道:“他誅文醜逞粗躁,刺顏良顯英豪。他去那百萬軍中,他將那首級輕梟。”第二折借司馬徽之口形容關羽:
[尾聲]我則怕刀尖兒觸抹著輕剺了你手,樹葉兒提防打破我頭。關雲長千裏獨行覓二友,匹馬單刀鎮九州;人似巴山越嶺彪,馬跨翻江混海獸。輕舉龍泉殺車胄,怒扯昆吾壞文醜;麾蓋下顏良劍標了首,蔡陽英雄立取頭。這一個躲是非的先生決應了口,那一個殺人的雲長,(雲)稽首。(唱)我更怕他下不的手!
這些曆史事件的追述從側麵展示了關羽建立了蓋世功勳和顯赫的業績,充分展示了關羽神勇英武的英雄本色,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威猛英雄。正麵出場是第三折,關羽明知魯肅“那裏筵無好會”,不顧關平、關興的勸阻,隻身前往。關羽駕著一葉小舟,麵對茫茫無際、波濤滾滾的江麵,情不自禁地高聲吟唱那膾炙人口的[新水令]和[駐馬聽]:
[新水令]大江東去浪千疊,引著這數十人駕著這小舟一葉。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別,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
[駐馬聽]水湧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教我情慘切!(帶雲)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前一隻曲子生動地表現了關羽深入虎穴、矗立江麵時不畏險惡、淡定自若的心態;後一隻曲子關羽在曆史的回顧裏展現了曾經有過的慘烈的赤壁鏖戰,融壯誌豪情於曆史的感歎中。兩隻曲子既給我們展示了關羽臨威無懼的英雄氣概,又表現了他具有豪情滿懷、儒雅風流的大將風度。
在魯肅眼裏關羽是有勇無謀的將軍。在第一折中魯肅雲:“我料關雲長年邁,雖勇無能。”在第二折中又雲:“魯肅料關公勇有餘而智不足。”實際上,關羽是個智勇雙全的將才。第一折中喬公勸魯肅放棄索荊州之舉,道出了關羽在灞陵橋關羽別曹操一事。《三國誌平話》卷中記載:“曹相共眾官商議,有智囊先生張遼曰:‘先使軍兵於霸陵橋兩勢埋伏。如關公至,丞相執盞與關公送路;關公但下馬,用九牛許褚將關公執之。如不下馬,丞相贈十樣錦袍;關公必下馬謝袍,九牛許褚可以執之。’”但結果是關羽在曹操敬酒時不下馬,在送袍時也沒有下馬,而是用刀尖挑袍而去,曹操計謀全部落空。從這裏我們可看出關羽頗有智慧。《單刀會》裏當魯肅在酒宴之上索要荊州時,關羽自如應對魯肅的責難,並指出荊州不存在歸還孫吳的問題,因為這塊地本來就是漢家基業。關羽談笑自若之間先在氣勢上將魯肅完全壓倒。但關羽仍然身處險境,在宴席周圍埋伏著穿甲帶刀的眾多士兵。關羽知道後不驚不慌,而是大怒擊案,打碎了菱花,菱花是鏡子,而魯肅字子敬。關羽向魯肅傳達信號是“破鏡”即“殺掉你魯肅”。關羽以威武的氣概和凜凜正義懾服了魯肅,使魯肅完全落入關羽的控製之下,不得不放棄威脅關羽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殺害關羽的密謀,親自把關羽送上前來接應的船。關羽不僅使荊州不受威脅,而且顯示了自己神武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