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駝羊的小孩
李淺予
他出生於玻利維亞東南部山村一個貧窮的印第安人家庭,童年時,他和兄弟姐妹們常常要靠撿拾經過村子的公共汽車上扔下的香蕉皮和橘子皮充饑。盡管如此,但由於食物極度匱乏,他的另外6個兄弟姐妹仍然隻有2人得以存活。
為了活下去,很小他便做起了放羊娃。每次,當他看著別的孩子背著書包,唱著歌向學校走去,他便憎恨地看著那些駝羊——這是一種既像駱駝又像羊的食草動物——他覺得,自己之所以不能去上學,都是因為有了它們。
他狠狠地踢了身邊的駝羊一腳,駝羊委屈地望了他一眼,然後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了草。他不解恨,又掄起鞭子,一連抽了十來隻駝羊,可沒有一隻反抗,它們隻是默默地承受著他的暴虐。
這些個頭和他差不多、卻重上幾倍的家夥的軟弱,讓他感覺無趣,同時也讓他非常瞧不起,因此打起來更加毫不留情。如果不是一個偶爾路過的少年的阻攔,他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將這些軟骨頭通通打死。
那個少年是一所學校的學生,一天他正在打羊,少年跑過來奪下了他的鞭子。他瞪了少年一眼:“關你什麼事?”少年並不氣惱,反而笑著說:“不要再打了,好不好?要不這樣吧,我給你講一個故事。”他最喜歡聽故事了,於是放緩語氣:“好吧。”
“很久很久以前,”少年說,“那時我們國家到處是成群的野駝羊,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駝羊的祖先,這些野駝羊生性機警,奔跑速度也非常快,沒有人能夠追得上它們。不過,它們有一個‘弱點’:所有的駝羊都非常忠於頭羊,一旦頭羊受傷,它們就聚在它的身邊用鼻子拱它,試圖讓它站起來一起走。人類正是利用這一點,輕而易舉地就可以將一群駝羊捕殺。很快,所有野駝羊都被捕殺光了……”
他聽得入神,但還是不太相信:“這些故事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你當然沒有聽說過,這是老師告訴我們的。”少年神色凝重地說,“老師還告訴我們,我們印第安人就像駝羊,忠誠、善良、與世無爭,照理說我們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為什麼我們總是被人欺負、總是貧窮?因為我們不能自強自立,還因為,我們不重視教育……”
少年的話讓他似懂非懂,但他還是隱隱約約地意識到,隻有讀書,隻有像那個少年一樣讀書,一個人才能夠自強自立,才能夠改變自己駝羊般的命運。少年走後,他坐在草地上想了很久很久。回到家,他對父親說:“我要讀書!”在他的一再懇求下,父親答應了。
這是1971年,這一年,他12歲——他就是玻利維亞現任總統埃沃·莫拉萊斯。
從此,這個放駝羊的小孩成了一名小學生。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因此讀書非常努力。遺憾的是,盡管他的學習成績優異,但是隨著家裏的經濟狀況越來越糟,中學未畢業,他還是不得不被迫輟學。
輟學後,他當過礦工、麵包師、泥瓦匠、糖廠工人等等,這些經曆讓他飽嚐了自西班牙殖民以來社會對印第安人的歧視和虐待,這也讓他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印第安人必須團結起來,否則就會像駝羊一樣任人宰割。
1979年,在他20歲時,他毅然參加了查巴雷地區的墾殖者工會組織,此後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奮鬥,他終於成長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2002年,他被社會主義運動黨推舉為總統候選人參加大選,但在第二輪選舉中失利。
2005年12月,也就是在他46歲那一年,他再一次參加總統競選,終於以其鮮明的反美形象及顯著的“草根”色彩,高票當選為玻利維亞獨立180年以來首位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總統。
一個偶然或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這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你是否願意改變自己。如果願意,一個放羊娃也有可能當上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