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缺失 一塊可以燃燒的煤
文/魯先聖
一位西方作家說:一個人的智慧不是一個器具,等待老師去填滿;而是一塊可以燃燒的煤,有待老師去點燃。
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最常聽到這樣的話,一個父親或者一個母親在訓斥自己做了錯事的孩子:你真是蠢得不能再蠢了,你能夠做成什麼事情!人家哪個孩子不比你強!
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我們注意那個受到訓斥的孩子就會發現,孩子低垂著頭,目光中露出自卑的神情,一個孩子應該有的自信和天真、驕傲和誌氣、爛漫和可愛,在他的臉上再也難以尋覓了。
雖然偶爾一次的這種訓斥不會徹底改變一個孩子,但是,如果這樣的訓斥常常發生,那種自卑就會時刻縈繞在孩子的心頭,就會徹底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就會漸漸在孩子的骨子裏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我是一個愚蠢的孩子,我比任何一個孩子都差,我不會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我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
我很幸運,在我讀中學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叫錢道君的老師。在此以前,我的語文成績一直都不是出眾的,原來的老師也沒有一個人表揚過我的語文。這個時候,錢老師開始教我們語文,他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讓我們寫一篇關於春天的作文。他讓我們走出課堂,去校外的田野,看看小河,看看樹木,看看莊稼,看看陽光,然後回來再寫。
我與同學們一起走到了校外的一處梨園,正是梨花盛開的時節,梨園裏潔白的花朵強烈地感染著我。我忽然想起“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句子,茅塞頓開,回到教室奮筆疾書,一篇作文很快就寫完了。晚自習的時候,錢老師急匆匆地來到教室,他拿著一個作文本讓同學們停下來,很興奮地告訴我們:一篇難得的好作文,我要讀給大家聽。
他開始讀了。我驚喜地發現,正在讀的作文正是我寫的那篇。從上學開始,我從沒有過自己的文章被老師當做範文讀的經曆。直到現在,我還能夠想象,當時,我那種激動、興奮、喜悅的心情。讀完以後,我受到老師格外的表揚。下課以後,錢老師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他對我說:你很有寫作天賦,你的思維很敏銳,好好努力!然後老師又說,把這篇作文重新用方格稿紙抄寫一遍,他要投稿給報社的副刊。
一個月以後,我的文章在報社發表了!消息傳遍了全校,那篇文章又被老師抄寫在了校宣傳欄裏,我成為了全校的作文明星。
一個信念強烈地占據了我的心靈:我是作文優秀的學生,按照錢老師的話說,我隻要努力,我甚至具有一個作家的天賦。也就是從那一次開始,我的各門功課成績都有了顯著的進步。我這樣想,既然我的作文可以寫好,其他功課同樣可以。我這樣努力著,直到走進大學校門。
多年過去了,每次回故鄉的時候,我都會去看望已經退休賦閑的錢老師。
我的每一部著作出版,我都會第一個郵寄給錢老師。我告訴老師,他那時候常常對我說的“你很有寫作天賦”的話,對於當時的我是多麼重要。正是那句話,讓我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相信自己有光明的前程。
是的,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可以燃燒的煤。父母與老師的職責,就是如何去點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