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於掌握行業、地域薪資變化
這類人是對曬工資持肯定態度的。某建築公司任職的王先生,在論壇上看到薪酬差距後,毅然跳槽到另一家企業做質量總監,工資比在原單位有了大幅的上升,王先生周圍的朋友看到網上曬出來的工資後,也表示要跳槽,顯然王先生的故事已經不是一個個案。
◎泄露公司機密
“男人的錢包,女人的年齡”被戲稱為職場的兩大秘密。“三資及民營企業裏,往往會實行工資保密製度,所有員工都實行‘背對背’工資製度,不允許去打聽其他同事的收入,也不能隨意把自己的收入透露給同事或是外人,否則一旦查出就要受罰。”(普爾摩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慶華語)。網友可以毫無顧忌的談論自己的工資得益於網絡的隱蔽性,但如果在談論中指明了所在的單位、具體的崗位,甚至真名,就相當於泄露了公司的商業機密。
◎信息失真,誤導公眾
網絡的匿名性,導致了即使在網上發布虛假消息也不會被追究。在網上曬工資的動機不同,有炫耀的,有不滿的,有想引起關注的,因此對待這些信息,一定要用理智的眼光看待,不可盲目的相信。
四川某大學工商管理專業03級的張斌,找工作時看到這個專業的工資能達到5000以上,可實際情況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因此缺乏工作經驗,月薪隻有1000——2000月,而且還有地域上的差別。
◎滋生攀比心理
一山還比一山高。原本安心工作的李欣看到做同一工種的網友收入比自己多的多,就沒有了當初安分工作的那份心,整天想著跳槽,找個比現在好的公司,經過一個月的折騰後,李欣終於找到了一個,離開工作了一年的公司,來到新崗位後,李欣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雖然工資比以前多了七八百,但公司離的更遠了,每天早晨要早起四十分鍾,跟新同事也沒有默契,剛進公司沒有他的升遷機會,現在他非常後悔當初的選擇。
◎曬出信任危機
在各行各業中,教育、石油石化、郵政、公務員、銀行職員等五類職業的工資條點擊量最高,這也反映了公眾對於壟斷行業員工工資的一種好奇心理。當公務員、教師等行業把自己的低工資掛出來後,網友們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紛紛指責他們哭窮,一位網友尖銳的說:“請公務員哭窮的不要哭窮,把你們的灰色收入列出來;請哭窮的老師不要哭窮,把你們給學生補課的收入列出來;請電力、電信、石油哭窮的收斂一些,你們在這哭窮有點太不要臉。”從廣大網民的作法看,人們對國家的某些行業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麵對形形色色的工資條,我們能做的是什麼?不管是炫耀也罷,訴苦也罷,探奇也罷,曬完之後,我們還是要兢兢業業的工作,千萬別曬壞了心情,影響了工作,更重要的是曬工資的時候也要曬曬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的能力是否與工資相匹配,隻有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有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