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臥病在床 抱憾而終(3 / 3)

大兒子真金剛走,按理說他聰明能幹,朵兒隻離世後,真金就是忽必烈的長子了,按照漢人的規矩立嫡立長,這樣看來,最好立真金,他還算孝順,治國道理也懂得比較多。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自以為是,總是和自己作對,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強逼我退位。想起這事就會讓忽必烈惱怒。

忽必烈看著夢中出現的一個有一個人物,將所有想要跟他們說的話都說了一遍。最後忽必烈放棄了自己所有的誌願,糾結在應該傳為於誰的問題上。

雖然忽必烈此時處於昏迷狀態,但他的神智清醒。他對兒子們一一進行了分析,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最後將視線轉向了自己的孫子們。皇太子真金的兒子無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選資格。這還要從真金的正妻說起,她是忽必烈親自為自己的兒子挑選的兒媳婦,名為闊闊真,她通情達理、謹慎孝順,這讓忽必烈對其非常滿意。尤其是她能夠左右逢源,因此忽必烈一直稱呼她賢德媳婦。闊闊真有兩個兒子,長子為答刺麻八刺,幼子為鐵穆耳。這兩個兒子中最優秀的就是鐵穆耳了,他能征善戰,幫助忽必烈平定了乃顏、海都等叛亂,這讓忽必烈對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自然成為繼承人的首選。

至此,被塵封了6年之久的太子寶座終於被揭開了,忽必烈對此問題本緘口沉默,曾經命領那木罕任總兵征戰漠北,封北安王,對大斡耳朵進行管理。但與此同時,忽必烈還派了很多軍隊托付給皇孫鐵穆耳,其中就包括大元帝國最優秀的將領和政治家伯顏和玉昔帖木兒。1291年帝國的政局的劇變讓忽必烈意識到真金的勢力有卷土重來的意思。這艘本已經破損了的帝國航船如果繼續向傳統的草原駛去,無異於是在自毀前途。於是忽必烈調轉船頭,開始向真金的港灣行駛。1292年甘麻刺被封為晉王,取代了那木罕總軍管理的漠北地區。至此,那木罕心中本來存在的希望頓時化為縷縷青煙。

同猛虎雄獅閃電般撲向戰場相比,忽必烈在傳位的問題上顯得過於心慈手軟和逡巡不安。他害怕將位置傳給闊闊真的兒子,或許因為他的賢德會讓天下人受惠,但很難說她的優柔寡斷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兒子們,如此一來,偌大的帝國將會被女性化,那麼大元的不可一世將會大打折扣。所以昏睡中的忽必烈頭疼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誰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蒙古帝國汗位承繼的每次抉擇都是災難的象征。忽必烈能夠得到汗位,已經經曆過一次生與死的較量,而這一次,準定悲劇將要重演。他恍惚間看到了未來汗位之爭的刀光劍影,可怕的內訌。忽必烈強撐著自己的身體,一直等待著權力交接的那一刻。

1293年六月,忽必烈派人將傳國玉璽匆匆送到了駐守在漠北的皇孫鐵穆耳手裏。至於冊封的儀式,忽必烈已經沒有能力為自己的愛孫主持了,隻能由忽裏台代勞了。

盡管忽必烈已預感到未來的閃電雷鳴,他也竭盡全力想要阻止這種災難的發生,但他永遠也想不到正是自己敲開了內訌的大門。未來的30年間,大元朝竟像走馬燈似地拚殺出十位皇帝,更迭的暴風驟雨將忽必烈真誠的褥告吹打得無影無蹤。

1294年正月十九日,此時的忽必烈痛苦的表情更顯凝重,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但這位天之驕子遲遲不願意向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大元帝國道晚安。

這個創造了曆史的偉人,他的一生都充滿了鬥爭,此時雖躺在病榻上,但仍然和死神進行著較量。忽必烈,在徐徐跳動的炭火中緩緩地不如死亡的殿堂,他本想用裘皮大衣裹緊這個充滿著希望的帝國,想留給子孫們盡可能多的溫暖,但揚起的手卻無論如何也不在聽使喚,最終沉沉地落下。

1294年正月二十二日,這個神一般堅毅的男子終於病逝,大元朝也隨著他的腳步而逐漸走向了沒落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