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曹大師看來,仍然是沒有用夠用足。所以,他把漢獻帝作為遺產留給了兒子曹丕,繼續利用,一直要到漢獻帝完成了禪讓任務,才算是完結。到這個時候,漢獻帝作為一種資源已經沒有以物理形式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曹丕適時結束了他的生命,以便為大魏王朝節省錢糧財寶之類的資源支出再作貢獻。
在曹操的影響下,關羽也找到了自己的“漢獻帝”,而且數目不止一個,是兩個。這兩個人,自然就是劉備的兩位夫人,關羽的兩位嫂子了。
甘、糜兩位夫人,身為劉備之妻,但劉備一直是拿她們當衣服看待的,從來沒有把她們當一回事,更不用說是當重要資源了。當然,這也間接保全了這兩個不幸女子的性命。因為大家都知道劉備不在乎她們,所以根本不會想到用她們做籌碼來要挾劉備。
按照常理,劉備都不在乎這兩個女人,作為兄弟的關羽更沒有必要在乎了。其實,我們如果認真回憶一下,就會發現關羽在土山被圍的時候,最早根本沒有想到要保衛這兩位嫂子的安全。還是張遼率先作為第二大罪狀提出來用以約束關羽不要以死頑抗的。關羽的投降,事先也根本沒有知會兩位嫂子,隻是在投降已成既定事實後才告知。所以,這兩個女人實際上是沒有多大價值的非資源。但是,這卻成為了關羽協調內心認知不協調這一重大心病的唯一的救心丹。而且不盡於此,根據曹氏資源運用的第二條法則,關羽還將兩位嫂子作為對外解釋辯護之用。
這一招,目前當然還沒用上,但隨後你就會看到關羽的屢屢運用,直到無須解釋辯護為止。
關羽內心的認知不協調始終存在,而且隨著曹操封賜的日漸隆重更趨激烈。如果關羽沒有一個站得住的理由,他真是無法直麵自己的心靈拷問和天下人的口舌議論的。關羽又是一個極要麵子,不肯認錯的人。所以,兩位嫂子就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當關羽一直待在曹操手下的時候,兩位嫂子自然用處不大,但一旦他決定要離開曹操,複投劉備,兩位嫂子就成了必不可缺的資源。要洗清降曹的汙名,有且隻有“保護二嫂平安”這樣一個理由。所謂“挾二嫂以保名聲”就是這個意思。
關羽要想走人,就必須帶著兩位嫂子上路,盡管他內心十分清楚,劉備並不在乎這兩個女人是死是活。事實上,後來古城兄弟相會,把手言歡,根本沒這兩個女人什麼事。但關羽不得不在乎,不能不在乎。由此,關羽千裏走單騎,不管千辛萬苦,都要保護二嫂周全,其中的內情就在這裏但無論如何,離開曹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拋開路上的風險不說,關羽也必須給曹操一個光明正大的交代。這一點關羽比他的兄長劉備強很多,劉備最喜歡偷偷摸摸地溜走。但關羽做不到這一點。如果他這樣做了,等於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曹操對他如此恩寵,他卻連話都不留一句就一走了之,仍然難逃忘恩負義的臭名聲。
關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做了不忠不義之事,卻被人稱為大忠大義之士的人,這主要是由於他行事的光明正大決定的。這一點,後麵還會詳細提到,暫且不表。
所以,關羽需要超常的心理能量來勇敢麵對這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公開向曹操告別,投奔敵營!
僅僅靠兩位嫂子的施壓,還不足以給關羽充滿他所需要的心理能量,讓他立即采取行動。關羽還需要有更多的外力對他的內心產生作用。
不要責怪關羽的猶豫,也不要蔑視關羽的彷徨,換了任何一個人,處在他當時的境地,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比他做得更好。
關羽正在躊躇彷徨,束手無策,坐立不安之際,有人來訪。正是這個人的出現,讓關羽下定了決心。
心理感悟:善於模仿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