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斥罵道:“你從來不讀書,根本不知道道理,孔明是個大賢人,怎麼能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呢?”關羽本想幫腔,但一想,自己和張飛比,算是讀書的,也就不好意思頂劉備了。
三人上路。這一天天氣嚴寒,彤雲密布,朔風凜凜,不一會兒,竟然下起雪來。劉關張三人頂風冒雪前行。張飛又發起了牢騷:“天寒地凍,連打仗都要停戰,幹嗎跑這麼遠來見這麼個沒用之人?!”
劉備歎了一口氣,說:“兄弟,你不知道,天氣惡劣,正好可以體現我的誠意啊。如果你怕冷,就先回去吧。我自己一個人去。”
張飛見劉備這樣說,有些不好意思了,說:“我死都不怕,怎麼會怕冷呢?我隻是擔心哥哥空勞費神啊。”
張飛的擔心果然成了現實。劉備來到諸葛亮門前,一打聽,諸葛先生確實是在的,不過是諸葛小先生——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
劉備問:“令兄又到哪裏去了?”
諸葛均說:“前兩天剛剛和崔州平出去閑遊去了。”
劉備問:“到哪裏閑遊去了?”
諸葛均說:“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於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村僻之側,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向。”
劉備聽得心灰意冷,張飛又不耐煩了,催著趕快回去。關羽雖不明言,心中也已經極其不耐煩。劉備隻好留下書信一封,怏怏而歸。
回到新野,轉眼新年已過,新春已到。劉備又動了尋訪諸葛亮的念頭。這一次,他不再盲目前往了,而是請算卦先生占卜,擇了一個吉日,齋戒三日,沐浴更衣,再行前往。
當一個人,在麵對不確定的未來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神秘力量的指引。劉備在尋訪諸葛亮一事上已經投入了很大的心力了,為了維護自己內心的一致性,他已經欲罷不能,勢必還將投入更大的心力。當劉備將這件事情神聖化後,關羽、張飛這兩個兄弟可就不幹了,挺身攔住了劉備,說:“兄長,你以皇叔之尊,已經親自前往兩次探訪了。這樣的禮遇已經很過分了。我想諸葛亮必然是徒有虛名,其實並無真才實學,所以,故弄玄虛,避而不見。兄長,你就不要苦苦堅持了。”
事實上,劉備帳下還真沒有一個人是劉備花費這許多心力才招致而來的。
在關張眼裏,劉備的行為純粹是走火入魔,執迷不悟。關張兩人的話已經說得很厲害了,要不是他們敬重劉備是大哥,更難聽的話早就脫口而出了。
劉備看了關羽一眼,說:“兄弟,你是讀過《春秋》的,難道不知道齊桓公為了見東郭的一個農民,去了五次才見到?齊桓公身為一方諸侯,為了見一個普通農民,都能去五次,我為了見到大賢諸葛亮,難道就不應該嗎?”
關羽臉上一紅,當然這紅是看不出的,心想:“大哥平時也就編編草鞋帽子,很少看書,怎麼對《春秋》倒挺熟悉呢?”說:“哦,兄長原來是效仿周文王見薑太公啊。”關羽這句話其實是含有諷刺成分的。
張飛在一邊又嚷嚷開了:“大哥,你搞錯了吧。我們兄弟三人縱橫天下,閱人無數,何必要把這個山野村夫當成大賢人呢?這次不須勞動兄長大駕了。如果他再不來,我就一條麻繩把他縛來見你!”
劉備怒斥道:“一派胡言!難道你沒聽說過周文王身為西伯,當時三分天下已經有其二,仍然去渭水邊拜謁薑太公?薑太公根本不理不顧周文王,周文王就在他身後侍立,一直到太陽下山也不挪動一步。薑太公這才和周文王說話,周朝這才有八百年的江山。周文王如此敬賢,我怎能不學?你如此無禮,這次你就不用去了,我自己和雲長去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