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偉大就是不被失敗打倒(2 / 2)

曹操的“知覺對比策略”差一點就成功了,可惜他遇到的是不世出的對手——諸葛亮!

笑聲未了,兩邊鼓響,煙火衝天而起,驚得曹操幾乎落馬。隻見半腰裏一彪人馬殺出,眾軍士大叫:“常山趙子龍在此守候曹丞相多時了!”

徐晃、張郃拚死迎上,敵住趙雲,曹操率眾冒火突煙,逃竄而去。趙雲廝殺一陣,隻顧奪擄旗幟馬匹,並不追趕。

曹操逃出生天,天色已經微明,黑雲猶自籠罩。過不多時,驟雨猛降,曹操一眾衣甲盡濕。直到兩個時辰後,方才雨止風息。曹操問部下到了何處。部下答是夷陵葫蘆穀口。曹操吩咐部下停下休息,尋找幹處埋鍋造飯,割馬肉燒吃。

曹操坐於樹下,吃得飽了,仰麵又是一陣長笑。

諸人驚問其故:“丞相,剛剛你笑周瑜、諸葛亮,結果笑出了趙雲,折損了許多人馬。為什麼到這裏還要大笑?”

說這句話的人真應該拖下去打五十大板!趙雲哪裏是曹操笑出來的,他早已埋伏,曹操不笑也要出來的。

曹操笑道:“我還是要笑諸葛亮和周瑜,雖然有將才,但智謀還是不夠啊。如果是我用兵,就在這個葫蘆穀口,也埋伏一支軍馬,我等哪裏還有逃生之機呢?哈哈哈!”

笑聲未了,四下裏煙火彌漫,張飛橫槍立馬,大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曹賊快快下馬投降!”

曹操嚇得心膽俱寒,急忙上馬逃竄。很多謀士戰將連馬都來不及騎,就開始逃命。唯獨許褚騎了一匹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兩將,也縱馬迎上,死死敵住。

曹操再次逃出,張飛追兵漸遠,曹操回顧眾將,大多身上帶傷,個個垂頭喪氣,心想:“士氣如此低落,接下來還得找個合適的地方,再笑上一笑啊。”

正行之間,前麵出現了兩條路,一大一小。知曉地形的軍士說兩條路都通往南郡。大路稍平,卻遠五十裏,小路經過華容道,卻近五十裏。

曹操使人上山遠望探看,隻見小路上隱約有烽煙冒起,大路上毫無動靜。

曹操決定,走華容道小路。諸將也都是行軍的大行家,勸道:“烽煙起處,必有伏兵。丞相為什麼要走這條路呢?”

曹操說:“你們難道沒聽說過兵法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嗎?諸葛亮故意派幾個小卒,於山間偏僻處燒煙,令我等不敢從這條山路通過,卻伏兵於大路兩側。我已料定,故而選擇華容道。”眾人見曹操大敗之下,依然沉著冷靜,分析得頭頭是道,不由心悅誠服,說:“丞相妙策,人所不及啊。”心裏卻想:“丞相,不論走哪條路,求求你,千萬別笑了。”

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關聯。

這實際上諸葛亮和曹操之間的博弈,不過曹操隻算到了第二步,而諸葛亮算到第三步。諸葛亮高出一籌。

曹操引軍走進華容道,真是人饑馬乏,焦頭爛額。其時正值嚴冬,這份痛苦真是難以用言語表述。

正行之間,曹操在馬上又再放聲大笑。

眾將雖然不願再見他發笑,但仍是照例要問緣故。

曹操笑道:“我還是笑諸葛亮、周瑜無能,如果在這裏伏下一支軍馬,我們都得束手就擒!”

笑聲未落,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當中關羽關雲長手提青龍刀,跨著赤兔馬,攔住去路。

曹操眾人見了,驚慌失措,麵麵相覷,嚇得說不出話來。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曹營眾將對關羽威名的特別敏感。二來連闖數關,確實已經是筋疲力盡,毫無鬥誌了。隻有曹操,鼓起勇氣說:“既然到了此處,我們隻能決一死戰了!”

曹操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他明明對關羽有恩,關羽也當麵說過要誓死以報的。為什麼曹操不利用互惠原理讓關羽放自己一馬呢?這就是曹操的自尊心在起作用了。在關羽麵前,曹操一直是以優勢心理出現的。也正是在優勢心理的作用下,曹操才會表現出寬容、大度。但今天風水輪流轉,輪到曹操低頭示弱,他的內心當然是極不協調的。你可以哀求一貫在你之上的人,你也可以哀求素昧平生的人,但你就是無法放下架子來哀求曾經不如你的人。並非隻有曹操如此,這是人類的通病。但曹操手下眾將已經鬥誌渙散,無法一戰了。程昱見狀不妙,連忙出來勸解曹操。他深知這個時候,大家的命比曹操的麵子更重要,說:“關羽素來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丞相你有舊恩於他,你親自和他談談,一定能夠逃脫此難!”

程昱的意思很明白,大家都知道你拉不下求人的臉,但大家夥的性命全都在你的麵子上了。這個時候,你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要說曹操還真是個人物,在一瞬間,他已經調整好了心態,縱馬向前,對關羽欠身施禮。

心理感悟:如果你無法準確把握哭笑的時機,那麼就逆向使用,然後再為其找到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