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黑社會小史(2 / 2)

韓國黑幫傳統的經營範圍有高利貨、催債、開賭場、保護小攤小販等,現在則以直接投資娛樂場所如酒吧夜總會為主,同時還涉足建築和房地產開發、演藝事業、職業介紹等。據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發表的報告稱,韓國每個黑幫組織平均涉足四個行業,年收入超過1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0萬)的占20%,其成員收入也不錯,月入100萬到300萬的低級馬仔占三成,月入300萬到500萬的中層幹部占三成,500萬以上的占三成。這與三星、GS等大公司相比差一點,但相對中小企業的職員而言,已經是非常有前途的職業了。當然,前提是,如果他們能堅持不違法犯罪的話。

韓國電影喜歡拍黑幫故事,當年拍了《朋友》的導演郭某,還曾受到黑幫勒索,說你拿我們的故事賺了好幾百億,怎麼也得分我們點版權費吧?郭導演就跟公司商量,怎麼辦?給吧,破財免災。公司掏錢給導演,導演給了黑幫3億。後來,媒體報道這條新聞時,關注的重點,不是黑幫如何勒索,而是公司給了5億,黑幫得了3億,剩下的那2億哪裏去了,難道是被導演私吞了嗎?檢方因此介入調查,後來不了了之。

當然了,電影裏的黑幫與現實生活中的黑幫,完全是兩碼事。據韓國警方對全國監獄在押黑幫分子搞的調查結果稱,老黑幫們普遍感歎今不如昔,說現在的年輕後輩已經喪失了黑道精神,眼睛裏隻有錢,不再講義氣,不會為朋友出生入死衝鋒陷陣了,這也就是安山小黑幫會被越南幫打哭的重要原因。黑幫合法化,賺錢又能過太平日子,誰還願意去冒生命危險?哪怕殘肢斷腿,也不是什麼舒服的事啊。

黑幫電影裏經常會渲染,誰想離開黑幫,就會遭到追殺。這個在韓國也是不存在的,大多數黑幫組織已經日益鬆散,誰想脫離,都是可以抬屁股就走,比從公司辭職還容易,一般辭職,公司還要求你提前三個月打招呼呢。

據高誌強博士分析,有一種說法,成熟的黑幫,一般並不騷擾普通老百姓,這聽起來好像黑幫存在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似的。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表麵上看,黑幫洗白後,街頭打打殺殺的事件不多見了,但是黑幫勢力滲透進入社會的各個層麵,甚至包括政府部門,由此對社會肌體造成的侵害將更為深廣。他們不是使用暴力手段強搶,卻可能通過影響社會的運行規則來獲取暴利,進而極大地傷害社會。韓國著名演藝人權相宇曾報案稱,因為簽約及演出等事項,受到了黑幫的威脅。可是等到司法部門深度介入後,權相宇卻又撤回了起訴。實際上,明眼人誰都能看出來,權相宇之所以改口,恰恰是因為威脅起作用了。黑幫一旦“合法化”,其造成的危害隻能是越來越深,越來越難治理。

提及中韓黑幫對比,高誌強博士說,實際上,國際上通行的認定標準隻有一個,隻要是有組織犯罪,即為黑社會。在中國,有組織犯罪是存在的,但我們一直不承認其為黑社會,硬造出來一個“黑社會性質”,實際上這和不稱妓女而叫“失足婦女”一樣,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