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激流15(1 / 1)

人生,詩意還是失意

文/丁立梅

他參加中考那年,十六歲。成績一直很優異,大家都預言他一定能考上中專。那時候,考上中專,對一個農家孩子來說,是巨大的福祉。

考試那天,父親特地放下農活,送他到考場。考場門口,父親長滿老繭的手,重重拍在他的肩上,父親說,兒啊,你能不能跳出農門,在此一舉了。他看著父親,重重點頭。

考完試,於忐忑不安中,終於等到分數揭曉,他比中考錄取分數線高出十分。父親宰了家裏的羊慶祝,一村人都分享到了他家香噴噴的羊肉。接下來就是等待錄取通知書了,卻左等右等也沒來。轉眼,九月了,父親去鎮上轉了一圈回來,蹲在屋簷下吸著旱煙歎氣,半晌之後,才對他說,兒啊,認命吧,咱不是吃公家飯的命。原來,他的名額,被一幹部子弟擠掉了。

後來,他在親戚們的接濟下,去讀高中。三年寒窗苦,他終以高分被一所大學錄取。生活向他鋪開花團錦簇的一麵:以後他會在城裏工作,買一套帶陽台的房。有月亮的晚上,他會在陽台上吹笛子。他是喜歡這樣的生活的,有音樂,有畫,還有清風和明月。當然,還少不了佳人陪伴,那個女孩子,最好長發飄飄。十九歲青春的心裏,充滿詩情畫意。

然而,在大學的例行體檢中,他被查出患了乙肝,城市還是別人的城市,他回了他的鄉下。窩在十來平方米的房間裏,他的心裏,布滿灰暗和傷痕。人生031

失意至此,還有什麼可盼可等的?

識字不多的父親,講不來大道理,他一手抓一把大豆,另一隻手抓一把麥子,對他說,在農村,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種下豆子就長出豆子,種下麥子就長出麥子。他後來反複回味父親的這句話,他品出了另一種味道,那就是:好好活著,就是快樂。

他在村裏安定下來,成了一個農民。但到底是讀過多年書的,他骨子裏的詩意,哪能丟掉?他在房前種花,卻因此耀了一村人的眼,大家紛紛來問他討花的種子。於是,一個村莊,花香四溢。夏夜,滿天星星,四周的蟲鳴不息,輕風徐徐送來稻花的清香。他在星光下吹笛,引得納涼的村人們都聚攏來聽。他還因此覓得知音——一個喜歡他笛聲的漂亮姑娘,成了他的妻子。

後來,他還迷上了根雕。別人家丟棄的樹根,被他寶貝似的抱回家。農閑時,他在上麵精雕細琢,小羊小狗的模樣,很快活靈活現出來。整個村裏,家家都得到他的根雕禮物,他們把它擺在堂屋裏,成了最美的風景。再後來,竟有人花重金,慕名前來購買他的根雕。

他是我的朋友,一個很普通的人,卻用他的經曆,闡釋了這樣一個道理:

人生失意總是難免的,要緊的是,在失意中,活出詩意來。好好活著,才是生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