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跨國公司常用的“潛能”係列測試(3 / 3)

3.很多朋友都在做工作記錄,每天把事情一條一條地列出來,這樣的效果是有限的,工作管理絕不僅僅是工作日記,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心理規律來安排自己的事務,比如說,對於具體的工作,總有一些是駕輕就熟的,也有一些是吃力費勁的,那麼,合理的安排是做過令自己吃力的事情後,立即進行讓自己愉快的事情,把每天輕鬆可得的和頭痛不已的工作內容,交錯安排,進行“心情”互補。

以上三條,就是“量力而行”的工作方法,適合個人使用。通過以上方法,你會發現原本以為自己累得喘不上氣來的工作內容,壓抑得透不過氣來的工作環境,卻原來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糟糕,原來自己可以不這麼疲憊,自己照樣可以輕鬆地呼吸,你的職場能力也隨之大大提高了。量力而行,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職場的潛能,善於量力而行,你就擁有了進一步發展和上升的空間!

引申閱讀

興趣要離“潛能開發”遠一點

潛能開發,是職場能力培訓的重要方麵,它和興趣培養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年輕的朋友進行自身的潛能開發,是不是要遵循自己的興趣愛好呢?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次職場調查,目的是研究“潛能開發”和“個人興趣”的關係。調查結果發現,在“個人興趣”方麵,很多職場中人的首選是:高爾夫和麻將。他們列舉的理由是,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來達到人際交往的目的,比如,能夠結識對自己發展和事業有幫助的人。在“閱讀”方麵,很多人選擇的是工作指導類書籍、經濟類雜誌、行業報紙等等,這些與他們的本職工作密切相關。在“業餘培訓”方麵,絕大多數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習有關經濟問題的知識、市場營銷的技巧、各種各樣的資格考試輔導,以及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等等。

這個調查顯示了這樣一個傾向:大多數人的興趣,其實就是“個人工作的延續”,更像是對工作的前期投資,這對自己的發展或許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對改善心情卻沒有幫助,它和純粹的自娛自樂完全不同。

潛能開發,和個人興趣關係不大,我們在進行潛能開發的時候,要把個人興趣排除在外。把興趣培養和潛能開發分開,拉開休閑娛樂和工作的距離。

好的心情轉換最重要的是能夠提供心靈的養分,能夠產生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活力。集郵、圍棋、運動、廚藝等等名目繁多,身邊這樣充滿樂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不要把自己的時間都用到培養自己的技能或者取得成果上,純粹的娛樂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純粹娛樂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興趣愛好”。如果你掌握了足夠的娛樂能力,就如同你掌握的事業能力一樣,你才會品味到生活的從容,並且獲得真正的放鬆。

貼心鏈接

提防騙人的時間管理術

隨著時間管理的觀念日漸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時間的掌握和運用。但是,一些圖書、雜誌上出現了所謂的“時間管理術”,以科學之名,行偽科學之實。

他們主張“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寢,每隔15分鍾就要檢查自己的行動。”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幫助檢查:是否在早餐和洗澡的時候使用了過多的時間,白天是否把時間用在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上,與同事的談話是否超時……主張每天徹底排除沒有必要的行動,把必要的行動壓縮在最小的時間段裏,比如要在上下班的公共汽車裏閱讀行業報紙,在出差的飛機上閱讀經濟類雜誌收集信息,出差時排滿日程,製訂詳細計劃,在出差過程中稍有時間就整理資料,回到公司整理報告,回到家裏看電視隻看新聞節目……從而使自己的時間有效用在本來的目的當中。

如果我們隻保留吃飯過程中的攝取營養功能,隻保留洗澡過程中衝洗汙漬的功能,看書看電視隻保留工作信息收集的功能,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工作這一純粹的目的,這樣就真的能有效地利用時間嗎?

如果生活隻有這一個目的而全部去工作、休息、補充營養,反反複複,就成了不知疲倦的機器人,也就把自己變成了工作的奴隸。

時間並不是實現目的的唯一手段,重視在每一個過程中充分享受樂趣,那麼我們一定能夠獲得感動和充實。聽著音樂悠閑地吃早飯,忘記工作哼著歌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看看娛樂新聞、綜藝節目,和生意夥伴侃大山,這些沒有什麼不好。心理主義是啟發人們具體感受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樂趣,並獲得積極的力量來擁有自己的生活,這就是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