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需要時間磨礪,需要歲月沉澱,需要一些無奈和打擊。在經曆過自省與磨難後,我們更真實地往心靈深處走去,我們的心靈會越來越寬厚且安穩。
幸福是一種感覺
幸福要靠自己用心去體會,它是一點一滴在自己生命之中築造起來的,而絕非別人所賜予的。
如果我們僅僅想獲得幸福,那很容易實現。但我們希望比別人更幸福,就會感到很難實現,因為我們對於別人幸福的想象總是超過實際情況。換句話說,隻要我們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盲目地和別人攀比,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
幸福的定義,根據字麵上的解釋應該是:幸運與福氣。幸運與福氣沒有絕對標準。一個人的運氣好壞,福分如何,主要看其自身的感受。盡管如此,追求幸福仍是人生最大的目的。生活中那些自覺幸福的人,生活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而那些自覺不幸福的人,生活便成了苦鬥的戰場,或無可奈何的負擔。
一隻企鵝在南極的冰麵上悠閑地走著。
“喂,你的世界永遠是如此的冰冷,色彩是如此的單調,你生活在這裏,真是太不幸了!”一位來南極科考的人對企鵝說。
“先生,我從來就沒感覺到我的日子是枯燥無味的,相反,我熱愛這裏的一切。我把這種寂寞當做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我覺得幸福充滿了我的整個世界。”企鵝回答說。
“為什麼?”科考隊員對企鵝的回答極為驚訝。
“因為在南極,終日陪伴我的隻有巨大的、白色的冰塊。在這個安靜、純潔的世界裏,我能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而一個生靈能悟到這些,就說明它的心胸是豁達的。可是你們人類呢,雖身處熱鬧繁華之中,卻總有揮之不去的煩惱、怨恨、物欲……”企鵝說。
“那麼,如果我從此留在南極,是不是也能感受到這種幸福?”
“不能。”企鵝斬釘截鐵地說,“你們人類隨時都心猿意馬,即使處在最寂靜的境地裏,你們的心也常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而且一不開心,你們就暴跳如雷,或者是怨天怨地。因此,你們人類永遠也無法享受到這份幸福。”
在生活中,不論是幸運或不幸的事,人們心中習慣性的想法往往占有決定性的地位。有人曾說:“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者則常享豐筵。”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告訴人們,要設法培養愉快之心,並把幸福當成一種習慣,那麼,生活將成為一連串的歡宴。
事實上,養成幸福的習慣並不難,主要是憑借思考的力量。首先,你必須擬訂一份有關幸福想法的清單,然後,每天不停地思考這些想法。其間,如果有不幸的想法進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並設法將它摒除掉,尤其必須以幸福的想法取而代之。除此之外,當每天早晨自己醒來時,不妨先在床上舒暢地想著,然後靜靜地把有關幸福的一切想法在腦海中重複思考一遍,同時在腦中描繪出一幅今天可能會遇到的幸福的事情,比如接到遠方朋友的一個電子郵件;去超市時遇上鄰家的妹妹,她說你今天的氣色很好……如此一來,你的心情就會很好,不論你麵臨什麼事,好心情都將對你產生積極作用,甚至能夠將困難與不幸轉為幸福。相反的,倘若你一再對自己說:“事情不會進行得順利。”那麼,你便是在為自己製造不幸,而所有關於“不幸”的形成因素,不論大小,都將圍繞著你。
當有一天,我們不再想著自己是否幸福時,可能我們已經獲得了真正的、長久的幸福了。
幸福與否,不是用擁有的物質來衡量,而是以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否豐富來決定的。如果你的心態是積極的,你的欲望是合理的,並且不去斤斤計較個人的得與失,那麼你就總能感覺到幸福。因為你清楚地知道,在你的生活中什麼最重要,什麼可有可無,什麼可以不去奢望。
生活因為平常而豐滿
平常就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或許,平常的日子沒有波瀾壯闊,沒有驚天動地,沒有風光,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是,也許你沒有想過,你周圍那些快樂的人,他們之所以快樂,就因為他們珍惜平常,喜歡過一種平常的生活,他們的生命旅程也因平常而豐滿。下麵這個寓言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直以來,小白兔都是靠種青菜、蘿卜為生,過著一種清苦的生活。而狐狸呢,從不到地裏勞動。它今天到農夫家叼一隻雞,明天到牧人那裏偷一隻羊,因為頓頓吃葷,所以自我感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