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很不服氣:“茶是平民主物,三文錢就能喝飽,好酒卻是貴人公卿所仰慕的。茶呢?不能喝了茶而高歌,也不能喝了茶而跳舞,你不見古來的詩人才子,渴了喝一杯酒,能養命祛病;多喝幾杯,能吟詩作詞。酒不隻是消愁的藥,也是養賢的藥,更是激發靈感的藥,所有的詩歌、音樂、藝術,都源自酒泉,如果光喝茶水,誰敢動管弦呢?”
茶聽了有些生氣:“你說喝酒可以養賢,喝茶卻會生病,但是我卻隻聽說喝了酒才會中毒和生病,卻從來沒聽過喝了茶得了茶瘋茶癲的。從前,劉伶一醉三年,就像死了一樣。喝酒的人殺盜淫妄,在法院的狀子裏,處處都寫著酒醉亂性的事,卻從來沒有一張寫著醉茶鬧事呀!所以,好酒的人如果改喝茶,就不會惹是生非。就會一生平安順利!”
茶與酒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正在難分難解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清脆的聲音說話了,說話的原來是水:“你們兩個不用在這裏爭功了,也不用在這裏互相毀謗了。人生四大,地水火風,水是最重要的。茶得不到水,是什麼樣子?酒如果沒有水,又是什麼樣子?米麵幹吃,損了腸胃;茶葉幹吃,劃破喉嚨。所以,我才是萬物之主、五穀之宗。江河淮濟,有我才會通;我也能飄蕩天地,也能涸殺魚龍;更不用說作為茶與酒的祖宗!從今以後,你們兩個都不用爭功!”
這個小故事的寓意是深刻的。我們在生活中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學識不高,修養不夠,卻總是目空一切,到處炫耀自己那點可憐的學識。這樣的人是淺薄的,他們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我們應該受到這樣的啟示: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不管外在世界如何變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淨的天地。清淨不在熱鬧繁華中,不在和別人的一爭高低中,更不在一顆所求太多的心中。
少一分躁動,多一分平靜,心裏自然清淨無憂,而這樣的生活,該是多麼的美麗與幸福啊!
對必然的事,輕快地接受
生活中,我們沒有辦法阻止某些不幸事情的發生,最智慧的選擇是接受已發生的事實,從而避免自己變得更加痛苦。
有位成功的商人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讓他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對此,商人耿耿於懷,他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不願意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並想去反抗它,結果,商人失眠了好幾夜,痛苦不堪,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更為嚴重的是,這件事還讓他想起了以前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損失,他在萬念俱灰中折磨著自己。
這種自虐的情形持續了2年後,這位商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心理谘詢室。心理專家聽完他的講述後,沒有給他開任何藥方,也沒有給他講有關心理學方麵的知識,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老人,他特別喜歡收集各種古董,一旦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無論花多大的價錢都要想辦法買下來。
有一次,朋友告訴他,在舊貨市場上發現了一個年代久遠的瓷瓶。這位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後,放下電話,騎上自行車就直奔舊貨市場。最終,他花了很高的價錢把那個瓷瓶買了下來。
老人把這個寶貝綁在了自行車的後座上,興奮地邊哼著小曲,賣力地蹬著自行車。途中,由於瓷瓶拴得不牢固,隻聽見“咣”的一聲,瓷瓶從自行車後座掉到了地上,摔得粉碎。
老人聽到清脆的響聲後,居然連頭也不回地繼續往前騎,嘴裏還哼著“蘇三離了洪桐縣……”
這時,路邊的一位行人對他大聲喊道:“老先生,你的瓷瓶摔碎了!”
“摔碎了嗎?聽聲音一定是摔得粉碎,無可挽回了。”老人沒有回頭,隻是大聲地響應著那個行人。
“喲,真是個怪人!”
“摔碎了,多可惜呀!”
在路人的惋惜聲中,老人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之中。老人始終沒停住自行車,甚至沒有回一下頭,就那樣瀟灑地走了。
假如換成另外一個人,肯定會從自行車上跳下來,對著已經成為碎片的瓷瓶,一邊捶胸頓足,一邊罵自己:“真該死!怎麼不打車回家呢?走路也安全多了。”甚至有的人因過分責怪自己而長期生活在痛悔中,即使經過很長的時間也難以恢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