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信任自己的感覺(1 / 1)

有一首老歌《跟著感覺走》唱到:“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這首歌曾經風靡一時,它說的就是要信任自己的感覺。

其實,感覺這東西,有時候還真不太可信,且不說它根薄底淺,缺憑少據,也不管它來去匆匆,稍縱即逝,即使當它切切實實存在之時,也是淩亂如麻,如同一曲蹩腳的交響樂,擾亂人有秩序的生活。它還長有一張善變的臉,或東或西,或直或曲,叫人難分是非,無所適從。

盲目信任別人的感覺,有時會讓我們犯下一些低級的錯誤。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在一張紙上畫出兩條長度略有差別且可以用肉眼區分的線段,事先讓幾個人看過,讓他們堅持短的線段長的觀點,再讓他們和幾個受試者一起進入一間屋子,把畫有線段的紙拿給眾人看,開始幾位受試者都認為實際上長的那條線段較長,但在其他人的堅持下,漸漸地,受試者中就有人改變主意,到最後,所有受試者都認為實際上短的那條線段較長。這個實驗充分說明,在很多人聚集的場所,個人往往不能堅持自己的即使正確的感覺,而易受多數人的觀點的影響,通常稱為集體效應。

今天,我們已進入信息社會,迅速發展的科技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製訂出了準確又詳盡的標準,理智就像一部忠實可靠的機器一絲不苟地完成著人所賦予的使命,相比之下,人的感覺遠不如機器的數據讓人信服。

然而過分相信數據、迷信理智也不是辦法。感覺肚子不舒服,醫生不可信,於是,去拍片、做CT、化驗,折騰一圈,得來一堆數據,擺那兒,才沒說的。感覺空氣不錯,出去散步吧?那可不行,還得看看空氣指數、舒適指數、還有汙染物顆粒,不知道行不行。感覺這件衣服挺合適,不行,還得問問造型師,從款式、顏色到布料,都能指出個子醜寅卯來,不服不行。

跟著別人走,錯了,不用擔負責任,對了,可以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可是,這樣做實際上就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做人,要是做到這個分上,那活著跟行屍走肉也沒什麼兩樣了。

然而,若把自己的感覺全然淹沒在理智的海洋中,盲目崇拜理智,生活就會變得索然無味,人生也就不再有激情。

所以,我們要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的能力。

缺乏自信是件很可怕的事,它剝奪了你許多成功的機會,浪費掉你寶貴的時間,甚至會激活那些能傷害你的情感,把你擊垮。在極端的情況下,它甚至會使你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信任自己的感覺,我們才能有自己的個性,才不會隨波逐流,人雲亦雲。信任自己,用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世界,我們才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能夠看到世界的豐富多彩。

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工作是否滿意,生活是否幸福,心情是否愉快,所有這些,都由自己的感覺決定。雖然你感覺好的東西別人也許不讚同,你感覺的成功別人無所謂,但你既然是你,不是他,那就有權享有自己的感受。

相信自己的感覺需要勇氣,在這個沒有阻隔的時代,與眾不同的感覺往往讓身邊的人驚詫,引起眾人的嘲笑,但這沒什麼,生存於這個世界,你就是它的一份子,與眾不同的這一個。別人可以分擔你表麵的不幸,但無法體會你內心的痛苦,可以同你一起快樂,但無法享受你快樂的源泉。生命就是這樣,我們必須獨自承擔很多隻屬於自己的東西,勇敢地信任你的感覺,遵循你的感覺,尤其當它與眾人不同時!

生活不僅是一個客觀發展的過程,還是一個自我需要得到滿足的過程。它不僅需要理性的結論,更需要感覺的體味,就如幸福不光是別人看到的,更重要的是自己所感覺到的一樣,這裏,理智無法代替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