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機遇在你身邊溜走43(1 / 2)

付出一點收獲更多 非同尋常的思維方式

成大事者,要在人雲亦雲的時候找出缺點,要在眾人觀望的時候看到機會,請記住一句名言:“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

投身房產,擊敗“置地”,收購“青泥”,進軍“九龍倉”,吞並“和記黃埔”,李嘉誠以他那長遠的眼光,超前的思維和超強的把握機會的能力,書寫著一筆筆輝煌。同時,他又多次到內地投資,興辦實業,捐助辦學等,贏得了人們的讚譽,被稱為“愛國企業家”。

20世紀50年代的香港作為世界最大的自由港之一,具備世界上最先進的現代通訊網絡,成為世界優良港口。它北靠我國內地廣大疆域,麵向南海,成為東方航運樞紐。香港占據了地理位置的優勢。

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工業化發達國家已將重心移到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型工業部門,這為香港發展輕紡等勞動密集型工業帶來了好機會。而港英當局又實行繁榮經濟的自由貿易,不征關稅政策,容許自由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取消“禁止黃金出口條例”,廢除不增發銀行牌照法案,港元可以兌換任何國家、地區的貨幣,黃金進出口、彙兌不受限製等等措施,給香港插上了騰空的翅膀,從而出現了經濟空前大繁榮的黃金時代。

這樣一來,不僅港人紛紛辦廠經商,外商也紛至遝來,形成了爭先恐後的局麵。然而十分矛盾的是,香港乃一彈丸之地,四五百萬人已人滿為患,如何還能容納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人?而且這種態勢還在加劇。

經濟繁榮,人滿為患,勢必會導致房地產業熱,寸土寸金,投資房地產,必定會大有作為。富有遠見卓識的李嘉誠,經過周密分析,大膽作出了他一生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至關重要的抉擇,從而為成為超級巨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江”實業進入地產業的第一筆投資還是在1958年。當時,西方世界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香港也未幸免,香港的房地產業也進入蕭條期,地價猛跌70%,許多房地產公司紛紛倒閉。李嘉誠看準時機,以極低的價格購進了幾塊地皮。他特別看中香港北角,並在那裏興建了一座十二層高的工業大廈。這座工業大廈不僅解決了“長江”的廠房問題,而且還空出很大一部分,他高價租給了別人。隔了兩年,李嘉誠又在柴灣建了第二幢工業大廈。超強的把握機會能力使李嘉誠雖看準了房地產的樂觀前景,但仍采取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方針,他沒有走預售樓花的捷徑,而是將之作為出租物業。不可否認,賣樓花能加速樓宇銷售,加快資金回收,彌補地產商資金不足。但是這種做法使房地產商與銀行形成了不可分離的關係,過分地依賴銀行就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香港最大的地產商——英資“置地公司”的做法,即把重點放在收租物業上,令他十分讚賞。

所以李嘉誠不管資金多緊,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樓宇加速建房速度,也盡量不向銀行作抵押貸款。他興建收租物業,資金回籠慢,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同時物業增值的效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能顯示出來。這從港府公布的統計數據可明顯看到,在1959年港府拍賣市區土地平均價:工業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廈、寫字樓、娛樂場等非工業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這三類拍賣地價分別狂升為29549.03元、124379.05元、13728.30元,升幅分別為280.8倍、73.5倍和82.2倍。地升樓貴,李嘉誠“坐享其利”。他擁有的大批物業和儲備的大量土地,使他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

李嘉誠不愧是一位精明的投資家,他絕不幹冒險、投機的生意,他在物業上的保守做法自有他明智的理由,這可從銀行擠兌風潮中看出。1961年6月,潮州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因大量購置物業,而引發存戶擠兌風潮,令廖寶珊突發腦溢血猝死。1965年1月,“明德銀號”因參與房地產投機,使其沒有流動資金,故而擠兌破產,這一風潮又導致“廣東信托商業銀行”轟然倒閉,使實力雄厚的“恒生銀行”也陷於危機之中。而在這次危機中,“長江”的損失,與同業相比微乎其微,並在低潮中穩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