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對交際的恐懼 怎樣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的人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個人有點害羞心理是正常的,隻要不影響正常的交往就不過分。事實上,有些人的害羞是短時間的,比如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在來到一個陌生環境時,總免不了“老實”或“安靜”一會兒,待混熟以後,便會與其他人像老朋友一樣相處了。很多女孩子,在異性麵前總是顯出幾分害羞的樣子,低頭不語,偶爾說幾句話也麵帶羞澀之色,很招人喜愛。那些在生人麵前從不害羞的女子,有時反而讓人接受不了。
美國心理學家沃倫·瓊斯博士認為:害羞雖是一個人的弱點,但這弱點並非有害無益,恰恰相反,它可變成許多優點。假如你是害羞人士,不妨認識它,並盡量發揮。
(1)害羞人士比較聰明。由於他們通常少說話,多動作,所以他們勤於思考,比較機警。
(2)害羞人士比較可靠。許多人都比較信任害羞人士,因為他們不會說人長、道人短或搬弄是非。
(3)害羞人士是較好的搭檔。因為害羞者在群體中往往不愛出頭,而替他人設想。
(4)害羞女士比較令人喜歡,因為她們比較賢淑拘謹,而不會嘰嘰喳喳。同時,多數男士認為,羞答答的女士會帶來一種神秘感,更有魅力。
(5)害羞人士通常受教育較多,他們喜歡閱讀和記錄。
(6)害羞人士更能體諒別人,了解別人;在交談時,他們會細心聽你傾訴,而不會打斷你的話。
(7)害羞人士通常可以成為知心朋友。當對方可靠並待人心誠時,他會忠心耿耿,很努力去維護這種友誼。
據統計,害羞人士的婚姻能維持更長時間。害羞人士往往會努力去維係婚姻,對丈夫(妻子)和家庭比較關心和愛護。
人們如何看待害羞的人?一般的人比較喜歡熱情、直率的人,卻會避開甚至瞧不起那些害羞的人。害羞似乎會將上述優良的特質隱藏起來,結果造成別人對他感到厭惡。有很多人把害羞看成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並且認為害羞的人是乏味和令人討厭的,如果害羞的人不說話,別人就不會去理會他們。事實上,害羞的人甚至會使那些“個性外向的人”在麵對他們時,變得笨拙而不知所措。他們不喜歡那種感覺,因此他們會盡可能避開那些讓他們有那種感覺的人。所以對害羞的人來說,結交朋友、尋覓情人和找份好工作都相當困難。
一般這種害羞心理由以下幾種原因產生:
1.先天原因。
有些人生來性格內向,氣質屬於黏液質、抑鬱質類型,他們說話低聲細語,見到生人就臉紅,甚至常懷有一種膽怯的心理,舉手投足、尋路問津也思前想後。
2.教育不當。
有些人在小時候,由於家長對孩子的膽小不加引導,孩子見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習慣性地害羞、躲避,沒有自信心。當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加強,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變得更加敏感,希望自己有一個“光輝形象”留在別人的心目中。為此,他們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視,惟恐有差錯。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了他們在交往中生怕被人恥笑,因此表現得不自然、心跳、靦腆。久而久之,便羞於與人接觸,羞於在公開場合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