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緒害了你50(1 / 1)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家庭情緒的重要性

在影響人們健康的眾多因素中,有一個極易被忽視而又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緒”。心理學告誡人們要保持良好而穩定的情緒,以增進自己身心健康。其實,僅僅關注自己的情緒是很不夠的。因為,每個人每天約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過的。而家庭情緒是一個整體,每個家庭成員都不能完全獨立,都要受到家庭整體情緒的影響。有人說得好,在快樂的家庭中生活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快樂的;在煩悶、消沉的家庭中生活的成員則很難擺脫不快的陰影。是啊,在一個情緒緊張而惡劣的家庭中,怎麼會笑口常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同時對每個家庭來說又是一個整體。家庭成員情緒的總和構成了家庭情緒。反過來,家庭情緒又對每個家庭成員的情緒施加影響,是關係著每個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當我們認識到家庭情緒的重要性之後,就應該時刻關注和不斷改善自己的家庭情緒.首先,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家庭情緒進行一次自我評價,看它屬於以下三類中的哪一類:l、和諧、溫馨、輕鬆、愉快;2、基本和諧、穩定、仍有爭吵;3、長期或經常處於緊張、沉悶、煩惱或家庭主要成員之間爭吵不休,甚至對抗或感情破裂。如果屬於第一類家庭情緒,應該珍惜和注意維護,切不可做有損於家庭團結的蠢事。第二類尤其是第三類,應努力、認真地找出不良家庭情緒的主要原因,並對因施治,不可忽視。一般說來,不良家庭情緒的產生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麵:l、主要家庭成員(尤其是夫妻)之間關係不和睦、緊張;2、主要家庭成員患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或個性乖戾、暴躁;3、家庭缺乏民主,家長專橫、武斷;4、多數或主要家庭成員性格內向、刻板、單調;5、家中有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有重病、難治之症的病人等。改善不良家庭情緒應先從消除主要原因入手,主要家庭成員負有重要責任,要從我做起,做搞好家庭成員關係的表率。否則,責人嚴、責己寬,把責任都推給別人,家庭關係無法搞好,家庭情緒也不會改善。家庭情緒源於每個家庭成員的情緒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因此,做為家長應該想方設法改善家庭成員的情緒,讓大家都快樂。快樂的情緒何處來?主要來自每個人的需要得到滿足。因為,所謂情緒就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的反映。當然,這裏的需要是指合理的需要,而不是過分或不合理的需要。事實表明,不良情緒的產生多與人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有關。一個家庭,如果家庭成員之間,都能做到相互愛護,相互關心,相互體諒,相互盡力滿足親人的合理需要,那麼,這個家庭的整體情緒一般都是和諧而愉快的。

家庭情緒與家庭精神生活關係密切。凡是精神生活貧乏、單調的家庭,家庭情緒一般都比較沉悶、呆板。相反,精神生活充實、豐富活躍的家庭,家庭情緒則大多是愉快、輕鬆和溫馨的。因此,家庭主要成員應該在改善、豐富自己和家庭精神生活方麵下番功夫,這要求每個家庭成員的精神生活應該充實,培養一些業餘愛好,經常開展家庭內的文娛、體育活動,讓歌聲、琴聲、歡笑聲充滿家庭。

特別是應該想方設法過好雙休日,切不可把星期日當成星期七過。同時,每個家庭成員都應戒除不良嗜好,不酗酒、不賭博。因為,不良嗜好對夫妻關係和其他親人之間的關係損害甚大,是家庭不良情緒產生的禍根之一。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建立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快樂將與千千萬萬個家庭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