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嘉佑八年(1063)二月間,仁宗皇帝趙禎患病,皇後曹氏臨政。她聽說前科狀元王俊民回朝述職,暗傳懿旨令他先去貢院充任主考官,待本科取士事畢另行委任。
王俊民,字康侯,嘉佑六年考取狀元。出士入仕剛滿二年,今日受到如此重用,心中暗暗感激皇後。他收拾行囊正要去貢院,忽然有人傳他到昭文館見宰相韓琦。
韓琦見王俊民來了,他說:“康候啊,皇後派你充任主考官,老夫聞知此事,想到你初涉官場,年紀又輕,要囑咐你幾句話。”說著,拿起幾張紙,遞給王俊民,說:“這是幾位本科舉人默寫的考場文章,你先看一看吧。”說罷,皺著眉長歎了一聲。
王俊民翻看著幾份默寫的試卷,覺得篇篇文章皆屬上乘之作,文字書寫也極有工夫。內中閩州舉子許將的文章格外出色,真可稱為字字如珠璣,句句賽金石。他正看得入神,韓琦低聲說:“皇後的近侍、宮中太監主管張茂則的侄兒張仲是本科考生,考場試罷他宴請同鄉,酒醉失言說了預知考題的事,並說有人已經許了他為本科狀元。此輿論一經傳開,激惱了等候放榜的考生,這幾位默寫了試卷要討公道,更有不少人要擊登聞鼓告禦狀。今皇上病重,皇後又拒收台諫,老夫身為宰相,實在是不得不管啊。”聽了這些話,王俊民驚呆了。
韓琦見王俊民不說話,沉思一會說:“三日前貢院有文送來,說閱卷已畢,正在選定殿試考生。此時又為何充任主考官?我想院內一定出大事。”王俊民聽了此話更加吃驚,他正不知如何是好,韓琦又說:“康候啊,貢院重地,老夫雖為宰相,無有聖旨也不能進入。按規距省試主考官最低應為四品官階,你官位僅為七品,進院後要小心謹慎,千萬不可趨炎附勢,做下枉法欺天之事啊。”王俊民聽罷點點頭,告別了韓琦,心事沉重地走向貢院。
貢院在京城一角,四周高牆環圍。王俊民來到門前,門官驗了懿旨,領他走過會試場,轉過受卷處和監試廳,指著公堂右邊一道有軍士守衛的門說:“王大人,此門不準擅入,你手捧懿旨,就自己進去吧。”
王俊民兩年前曾來此赴考,但對貢院裏邊卻不熟悉。他進了這道門,過了兩座緊閉的大殿,見一廳房的門虛掩著,推開剛走進去,忽見屋內牆角處放著一具屍體,嚇得他大叫一聲,回身逃出來。站在門外還沒定下神,一名軍士急急跑過來。
見軍士氣勢洶洶的樣子,王俊民連忙說了身份。軍士一見懿旨,立即跪下賠罪。王俊民讓他起來,問他屋內是何人的屍體。聽說陳屍是本科主考官、太常少卿言齊,不由大吃一驚,立即讓軍士伴他進屋。看到言齊四品服飾上沾滿塵土,他皺了皺眉,剛掀開蓋在屍體頭部的紙,嚇得他差點喊出聲來。
言齊額上有傷,鮮血染紅了白發。他的雙眼圓瞪,老臉痛苦地扭曲著。王俊民輕聲問言齊死因,軍士說:“前天會經堂的人將屍體送來,小人隻管看守,其它事不敢過問。”王俊民點點頭,輕輕地為言齊合上雙眼,讓軍士領他去見首席主考官。軍士領他走到一座禦碑亭前,指著麵前的一道門說:“此會經堂進出規距甚嚴,小人就送您到此吧。”說罷回身走了。
王俊民進了會經堂,拜見了首席主考官沐從道。沐從道親自領他去西經房安排了住處,又吩咐備酒為他接風,並讓人去東經房請主考官楊荊公來此作陪。
三人吃著酒,沐從道說:“老夫在朝二十餘載,才升為三品翰林學士承旨之職。楊大人為官三十年,今為知製誥,也不過是從三品官階。康候年方二十七歲,得皇後如此重用,前途無量啊。”王俊民說:“皇恩浩蕩,學生難報萬一,此次進院,諸事請二位大人指教。”他的話剛說完,楊荊公說:“皇後惠眼識人,康候不必客套。”說著話連連勸酒。王俊民本來不勝酒力,對兩位長者的勸飲也不好過份推辭,連吃了幾杯,慢慢地有了醉意。
沐從道見王俊民酒喝多了,給楊荊公使了個眼色,說:“咱去秘閣,讓康候閱一閱文卷吧。”楊荊公說:“對,朝庭大事為重。”王俊民聽了二人的話,搖搖晃晃站起來,隨他倆走上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