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處事平衡的最佳方法(3)(2 / 3)

孔子說:“君子的言行做到符合中庸的道德標準,小人的言行違背了中庸的道德標準。君子之所以能夠達到中庸的標準,是因為君子的言行時時處處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的標準,是因為小人所作所為肆無忌憚。”“中庸可以說是最高的標準了,可人們卻很少能長久地實行它。”

孔子是一個中庸大師,他不如顏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權達變;他不及子貢有辯才,但可以教他收斂鋒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懼;他不及子張矜莊,但可以教他隨和。孔子具備了他們各人的長處又避免了他們的短處,他之勝於人,就在於堅守了中庸之道。

荀子也深知中庸之道,他說,對血氣方剛的人,就使他平心靜氣;對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規蹈矩;對心胸狹隘的人,就擴大他的胸襟;對思想卑下的人,就激發他高昂的意誌。他左之,則右之;他上之,則下之,總之,一切以中和為尺度。這樣,你就能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進退自如,出入自然,坦坦蕩蕩,大大方方,瀟灑自如,遊刃有餘。這樣,你的人生就達到了化境,不論在何時、不論在何地,你都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如果你還必須依靠節製來實行中庸之道,那說明你還沒有真正進入中庸之道。隻有當你毫無怨尤、毫無痛苦、毫無感覺地迎接人生,你才真正地進入了中庸之道。

為人處世符合中庸的原則,就能清除浮躁,成就天下大事;就能把握前進方向,不墜入邪道,就能成方成圓。

11.不要隨便輕視別人的價值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論語》

“異”就是特別的,“端”就是另外一頭。“異端”是走極端偏向的路線,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還標新立異,特別從事怪異的思想。關於這一點我們如果用現代的思想觀點和心理學來研究,也可以說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歡異端的,每個人都有愛好標新立異的天性。

異端邪說不容於正,其蠱惑人心,對它進行批判,使它不能滋生蔓延,自然就不會成為禍害。

然而,對於異端邪說又有一種說法。在古代社會中,從事與統治者思想格格不入的學術研究,往往遭殃。但是曆史證明,從事於異端研究的人,恰恰是那些最能獨立思考、最有獨立見解的人。

在曆史的長河中,好多當時認為是異端邪說的,後來經過檢驗,恰恰原是合乎科學的精粹之說。伽利略、哥白尼就是最好的例證。曆史最終是公正的,他們終於被昭雪。

儒家的教育主要是禮教,不讚成在堯舜之道以外去尋找學問,所以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己。”他提出“異端”的概念,用以與仁禮之道相區別,認為鑽研異端邪說,必有禍害。由此可知,孔子雖然主張文化包容,但不等於無所不包,他有自己的是非標準,這本來無可厚非。可是若把禮教作為惟一的是非標準,而拒絕其他的學說,便有可能通向文化專製的道路。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反中庸的,也不利於為人處世。不輕視別人存在的價值,或者“我反對他的觀點,但我不反對他本人”,才是一種積極的處世。

1991年11月3日夜,美國大選揭曉。當選總統克林頓在競選總部前他的支持者們的聚會上發表即席演說,先是言辭懇切地感謝昨天還在互相唇槍舌劍、猛烈攻擊的主要政敵現任總統布什,感謝布什從一名戰士到一位總統期間為美國做出的出色服務,並呼籲布什和另一位對手佩羅及其支持者與他團結合作,在他未來4年,在全麵振興美國的大變革中繼續忠誠地服務於祖國。

而遠在異地的布什則打電話祝賀克林頓成功地完成了一聲“強有力的競選”,他還調侃地告誡克林頓:“白宮是個累人的地方。”並保證他本人和白宮各級人士將全力以赴地與克林頓的班子合作,順利完成交接工作。

人們在一起共事時,方法不同,觀點不同,但隻要采取合作態度,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關照,是最容易產生感情認同的。特別是在困難環境中,彼此相依為命、共度難關、情誼深厚,可能終生難忘,交情將更為牢固。

12.表現出很有誌向的樣子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

士人立誌於仁義之道,卻對粗糙的衣食引以為恥,就無價值和他談論了。也就是說既然“誌於道”,而仍然在乎吃穿,就難免成為假道學了。但是,做到了超越富貴的誘惑,忽略貧窮的折磨,對於“誌於道”的人來說是應有之義,不值得自美。

春秋時代,有誌於儒家所說的大道不一定就能得到高官厚祿。所以,孔子認為,鄙視窮困生活的人,他們是沒有多大的誌向,這種人隻是斤斤計較於個人生活的吃穿等瑣事。因此,根本就不必與他們去談什麼道的問題。

富貴功名是人們都想要的東西,但是如何得到,社會有一定的規定。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競爭必須有一定的遊戲規則。按照正確的規則得到了富貴功名,那就心安理得地承當;如果沒有按照遊戲規則,利用歪門邪道得之,那就不應該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