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莫怪王的不聰明,縱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冷它十天,沒有能夠生長的。這裏表明他反對一暴十寒,主張專心有恒。有為者必有恒心,取得最後成功;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是沒有恒心的表現。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誌”。從古到今凡成大事者,在學業上無一不是發揚積土成山,駑馬十駕的治學精神。
宋朱熹說:“雜然進之而不由其序,譬如以枵然之腹,人酒食之肆,見其肥羹大截,餅餌膾脯,雜然於前,遂欲左拿右攫,盡納於口,快嚼而亟吞之,豈不撐腸拄腹,而果然一飽哉!然未嚐一知其味,則不知向之所食者果何物也。”此也是指讀書不循序而求速之弊,而引用到工作生活上,同樣有警告之效。
2.攤子大不等於實力大
其進銳者,其退速。
——《孟子》
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孟子還把進學的次第比作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遇到坎坷時,必須等水盈滿後才能繼續往前進行,“盈科而後進”,日夜不停地流到海裏去。“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所謂“成章”竟引申為事物達到一定階段或具有一定規模,則可日成章。孟子的意思是,君子的有誌於道,沒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達。不能說等取巧,不能急躁冒進,沒有一個二個地循序漸進的累進,不可能發展達到偉大的成就。所謂“源泉混混,不舍心晝夜,盈科而後進,放於四海”,就是這個意思。
孟子認為學習既要不間斷地努力,但又不能拔苗助長。
他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一定有事作,時刻記住它,但也不能違背規律人為地幫助它生長。不要學一個宋國人那樣,他擔心禾苗不長而一一拔高,疲倦回到家裏,對家裏人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禾苗生長了。他兒子趕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搞了。其實天下不幫助禾苗生長的人是很少的。以為培養工作沒有益處而放棄不幹的,那是種莊稼而不鋤的懶漢;違背規律地去幫助它生長的就是拔苗的人。這種助長行為,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孟子以禾苗的自然生長來譬喻人在受教育過程中的發展,反對急躁冒進、急於求成。要求教學過程中遵循客觀規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巨人集團對中國企業發展貢獻之大,不是他一開始紅紅火火的那些年,而是它失敗後的這些年,它成了經營診斷學上一個繞不過去的特殊案例,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獨有的視角:是什麼導致了巨人集團的衰落?
巨人大廈本應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團的一個豐碑式的建築,結果卻成了一個擁有上億資產的龐大企業集團衰落的開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淺顯的歸納為投資的失誤。促成巨人失敗的原因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的因素,但最關鍵的還是史玉柱本人主觀上沒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巨人”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麵對一個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資本規模迅速擴大,真正成長成一個“巨人”時,企業的戰略規劃開始顯得越來越重要。巨人的衰落,正是由於戰略的嚴重失誤導致的。在沒有有效的環境分析、穩健的資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機製下,采取激進的擴張戰略是危險的。
巨人進入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是一種很偶然的行為,並不是出於戰略的考慮,通過對房地產行業的研究而製定出的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回顧巨人大廈的建設,從目標,到樓層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這種目標不清晰的情況下,投入的資金卻越來越多,對於上億元這麼龐大的預算,巨人對資金的保障顯得過分自信,不夠謹慎。
巨人以做電腦軟件發家,後來又進入房地產,生物工程,每一次擴張的惟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潤”,而忽視了高利潤往往意味著高風險,並且一個產業的高利潤不可能保持很長時間,隻要該產業沒有很高的壁壘,競爭者必然蜂擁而入,而巨人又缺乏在該產業的基本專業知識技能,沒有長期的規劃,產品研發;腦黃金的成功隻是一個好主意加上成功營銷的戰術上的勝利,巨人對這一勝利明顯感到無所適從,管理層,營銷網絡,生產係統都沒有做好準備,就這樣“腦黃金”的成功其實是替巨人揭開了瘡疤。“腦黃金”雖然火爆了一把,但究其根本,這隻是一個很短期化的投資活動,不是一個在企業遠景框架下,基於市場需求樹立顧客心中位置的戰略擴張。這種“什麼賺就做什麼”缺乏大局觀的做法無疑是以企業的資本作為賭注的冒險行為。
許多民營企業難以做大,原因都可以歸結為企業規模的增長與管理機製,經營理念落後的矛盾。決策的集中化,短期化,不但使資源配置沒有效率,“近視”的戰略招致的巨大風險,而且極不利於人才的培養與發展。
巨人的決策衝動而飄忽,決策過程幾乎完全是一個人的主觀構想,缺乏管理層和運營部門的溝通和反饋。麵對迅速增長起來的資本規模和企業人員規模,巨人沒有針對它進行評估和整理,高估了企業的適應能力。巨人隻看到了其擁有巨大資源,沒有看到整個企業的管理機製配置和協調資源的能力是滯後的。企業形式上是變大了,但觀念,管理機製和組織結構上都還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這就導致了巨人這種“自上而下”的體製下,決策難以落實,信息得不到反饋,從而決策進一步背離企業的內部條件。現在史玉柱已經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在新的人生征途上不斷克服盲進情緒,穩打穩紮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