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處事平衡的最佳方法(7)(1 / 3)

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文”是諡號,魯國大夫。季文子做事情過分的小心,過分的仔細。“三思而後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做法,孔子持不讚成態度。凡事三思,一般是多利少弊,孔子卻認為隻須兩次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這點,官懋庸的《論語稽》這樣解釋:“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循一己之私矣。”

季文子正因事事三思,而導致犯了許多錯誤。這是孔子知道的,所以他從季文子本人出發,有針對性地認為,遇事不能太謹小慎微,太謹小慎微了容易遇事猶豫不決,辦事不能果斷;思慮過多,反倒會產生疑惑不定的後果。

能不能從季文子身上推廣到別人身上呢?倒如有的人不善思考,遇事急躁,是不是該三思,或更多的思呢?

孔子認為季文子想得太多,說明季文子是個多思過慮的人,而不是浮躁的人。對這樣的人做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的確考慮太多了。學過邏輯就知道,學過《易經》的道理更懂得。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後又是矛盾,如此永遠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結論的。

所以,你如果是個善思而過慮型的人,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問題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人生在世,好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有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後就後悔莫及。如果決定好了的事情拖延著不去做,往往會對自己的品格產生不良的影響。人人都能下決心做大事,但隻有少數人能夠一以貫之地去執行他的決心,而也隻有這少數人是最後的成功者。

當然,在某種情況下,三思而後行自有它的好處,就看當事人如何把握了,尤其是那此不喜歡思考的人。

13.認清自我,不可權責越位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春秋末期為維護社會穩定,抑製百姓“犯上作亂”起到過重要作用,然而它對後世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尤其對民眾不關心政治,安分守禮的心態起著誘導作用。在今天,隻有充分做到“不在其位”,也要“謀其政”,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謀劃這個職位的事務,對於現代企業管理是個很好的被廣泛運用的模式,各司其職,會提高效率。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堅定信念,持守正道,才能幫助君王治理國家。天下有了道德、政治開明的時候,那就現身做官,治理百姓;天下無道,黑暗殘暴,那就隱藏退休,不為暴君出力。國家有道開明的時候,如果自己還是貧窮寒賤,那一定是自己沒有盡力宣揚教化,傳播文明,這是可恥的事情。國家沒有道義,暗無天日,而自己反而富泰顯貴,這一定是自己出賣靈魂,褻瀆人類的文明聖潔,真是可恥啊。

這就是知識分子的氣節。也正是這種氣節,才讓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流傳了五千年而不改不移,就是因為有一支意誌堅定而且訓練有素的知識分子隊伍,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精神係統,決不是任何勢力的附庸,所以才能製衡社會保持健康發展。

正是這種獨立意識,使得知識分子安分守己,君子固窮,克盡職守。能做什麼官,就去做什麼官,不要做就不做,做了就去做好。居於什麼位置,就當好自己的職責;不在那個位置,就決不操那分閑心。現在的人,自己的事情往往做不好,卻總是想著別人的事情,謀算著別人的位置。越俎而代皰,結果誰的事情都沒有做好,反而違背了立位設官的初衷。而且,官場險惡,爾虞我詐。存心不良,定食惡果。

人不是萬能的,自己不處在那個位置上,對那個位置上的事情,就沒有體驗,而且所知的材料也不夠,不可能掌握內情。因此,我們發現曆史上許多大臣下來以後,不問政治。像南宋有名的大將韓世忠,因秦檜當權,把他的兵權取消以後,每天騎一匹驢子,在西湖喝酒遊賞風景,絕口不談國家大事,真如後人有兩句名詩說:“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將還山不論兵。”這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理的寫照。

一個人,尤其關於現實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勞而無益的。從政者本身人格的基本修養,不是自己的職掌範圍,不必過分去幹預職權。以現在的政治思想來解釋這句話的意義,就是“不要違反思想的法則”。如果用在做事方麵,也可以說,不要亂替別人出主意。由這樣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通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麼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正如後來所說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這兩句話,都是很有道理的。天下人都能夠各自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那麼天下便會穩定,發展富強。各人如果都不幹好自己的工作,卻總是忙著去考慮他人的事情,那麼天下就亂套了。造成的結果,是誰也幹不好自己的工作,更糟糕的是會形成社會的不公平競爭惡習,人心因此而險惡,社會因此而動蕩。所以,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